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假面舞”,是韩国传统艺术中一种重要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假面舞,顾名思义就是戴着假面(面具)进行的一种跳舞。假面舞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露当时村内贵族与书生的道貌岸然,破戒僧人的堕落和佛教界的虚伪,将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
来源:【延边晨报】安图县“朝鲜族假面舞面具制作技艺”历史久远,民族气息浓厚,是在朝鲜族人民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间手工技艺。日前,该项技艺被列入延边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这份了不起的荣耀,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我们的邻居——韩国,目前拥有世界非遗22个,居第四!自2005年韩国申遗“江陵端午祭”始,走绳、木匠、泡菜、拔河、摔跤等项目相继申遗成功。
文化遗产包罗万象且异彩纷呈,是古往今来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在历史文物、古迹、建筑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保护理念正式登台亮相。
中新网成都10月12日电 题:“天府大巡游”在蓉城上演 世界非遗和谐共舞作者 单鹏 程兆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12日在成都启幕。作为本届非遗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天府大巡游”表演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上演。
译文背景没错,韩国人又开始了,这次的争议是关于“韩国版的假面舞戏曲”,是不是觉得这东西似乎听起来很陌生。那我们就先来科普下什么是“假面舞”。韩国假面舞戏曲顾名思义,假面舞就是戴着面具表演的舞蹈。虽然大家称呼它为舞蹈,倒不如说是戴着面具的一种游戏。
川剧、川北木偶戏、绥米唢呐、陕北秧歌、少林功夫、象帽舞……苏格兰风笛、韩国的凤山假面舞、斯里兰卡的普加舞、巴西的桑巴舞……在来自国内外非遗项目的47支队伍的表演中,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拉开了帷幕。同时,巴蜀国际非遗美食周等活动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