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5日,科幻题材室内歌剧《七日》的全球首演,就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这方舞台上呈现。该剧由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创作中心联合委约,男中音周正中、女中音董芳、女高音李晶晶联袂主演,郝维亚作曲,张洁敏指挥,十几人的小型室内乐队伴奏,是中国首部科幻背景的歌剧。
继2021年在上海首演后,郝维亚作曲的中国首部科幻歌剧《七日》经过全新的编排和创演于10月3日登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这部作品在剧本内容、舞台呈现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更高要求、更高水准的调整,通过半舞台的演出形式,以新的音乐语言展现对人类未来的憧憬与想象,探讨未来的“智能人”和人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倩 方非继2021年上海首演后,10月3日,半舞台版歌剧《七日》登台中山公园音乐堂,亮相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七日》是作曲家郝维亚创作的国内第一部科幻歌剧,同时也是他“中国新歌剧”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23日晚,男中音周正中、女中音董芳、女高音李晶晶联袂演出,指挥张洁敏带队成都城市音乐厅交响乐团演奏,科幻歌剧《七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神秘”上演。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首部科幻背景的歌剧,这次在成都的演出也是“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与成都城市音乐厅联合承制。
极目新闻记者 曾凌轲实习生 杨佳雄将你喜欢的歌手声音输入AI进行训练,模型训练成型后,马上就可以让TA为你唱歌。如今,“AI孙燕姿”成为最受欢迎的声音,各平台上都可以找到“AI孙燕姿”合集,一首《发如雪》翻唱点击量可过百万。
为了迎接科幻歌剧《七日》的首演,上海交响音乐厅装扮一新,一幅“末世之景”出现在量身定制的舞台上。11月4日-5日,由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创作中心联合委约,郝维亚作曲的室内歌剧《七日》,将在上海首演。
继绘画、文案之后,人工智能(AI)将触手伸向了音乐圈。“2003年大火的歌手:孙燕姿;2023年爆火的歌声:AI孙燕姿。”在多个视频及音乐平台上,“AI孙燕姿”俨然成为流量密码,多个相关视频收获上百万播放量。“AI陈奕迅”“AI周杰伦”等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0月3日,由郝维亚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科幻歌剧,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在本次北京国际音乐节中,歌剧《七日》进行了全新的编排和创演,剧本内容、舞台呈现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更高要求、更高水准的调整,与音乐节中同为科幻题材的海顿三幕歌剧《月亮的世界》遥相呼应。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最近,在一些音乐播放平台上,AI歌手的专辑频频出现。训练后的AI歌手不仅能模仿某些“明星歌手”的独特音色与唱腔,还能轻松驾驭各类曲风、自如翻唱,很快成为众多创作者的“流量密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约八千年前,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支可吹奏乐器——骨笛,空灵高亢的笛声预示着人类对于音乐的早期探索。然而,由于原材料难以取得、制作工艺复杂,骨笛作为一项非遗,仍难以真正走进普罗大众之间。但如今,酷狗音乐改变了骨笛“曲高和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