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实施,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12月24日,“慧聚AI,智启未来”--上海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施推进会在江宁学校召开。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AI听说课堂”实践在长宁中小学各学科课堂中持续推进。丰富的内容、趣味的形式、高效的教学,让长宁学子的课堂“活力满满”。朗读课文、录制音频、给出评价,这是绿苑小学语文教师胡佳韵执教一年级下册课文《夜色》的教学一幕。
图说:曲阳四小的学生正在体验人机互动,朗读英文课文给AI助手听 学校供图 下同“Alex,今天你过得如何?”“你好,我今天很高兴,你呢?”最近,上海市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三(2)班的邓玥珥爱上了英语课,因为课堂里来了一位新“助教”——名为“Alex”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为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提升科技素养,普陀区科协实施了2023-2024年“区校联动”项目,聚焦青少年科普需求,在辖区内的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上海市曹杨中学、上海市长征中学、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上海市金鼎学校、上海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推荐要求,认真组织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师资配备、实验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的中小学校积极申报,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审核推荐、教育部集中公示,最终确定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同学们,你们知道机器人怎样听懂人话吗?”10月8日下午,一节“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课在上海市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的计算机房开展。四年级(3)班学生分为7个小组端坐于座位,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摆放着平板电脑和白色机器人。
未来三年,徐汇区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建设将形成引领全市的区域AI特色课程体系,打造以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为引领的区域AI教育示范基地,落地推广一批AI教育示范应用场景,培养一支AI教育精兵强将,努力打造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由上海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为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助力”人工智能课程研讨会日前在建平实验张江中学举行,本市100余所学校代表共聚一堂展开讨论。研讨会上,本市四所学校介绍了各自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
7月1日,“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探究性学习训练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了开营仪式。CAAI 副理事长刘成林研究员和CAA副秘书长乔非教授出席了开营仪式并致辞,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王江,上海市团校副校长、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常务副院长朱红,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书记李劲湘,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副部长李卓,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副院长王涛,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文焘等领导出席了开营仪式。
AI给传统故事配图,机器人与小学生对弈,嘴角轻轻上扬就能控制电脑屏幕上萌宠……这是上外云间小学第五届校园科技节上的情形。12月5日,科技节闭幕式上,一批创意AI成果和互动体验项目诠释了“万物皆可AI”的主题。展示和互动区设在位于教学楼内部的校园云创长廊上。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12月4日,“人工智能赋能‘双新’实施”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展示交流活动在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举行。“当我说到‘工艺’,你听到的是‘工艺’还是‘公益’?
2024年10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鼓励并支持全市中小学(含中职校)、幼儿园广泛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与体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
“老师,我能试试吗?”“我们以后会来这里上课吗?”在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的人工智能学习空间里,传来孩子们稚嫩的声音。8月底,学校六年级新生走进江湾校区,在为期5天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校安排的“走进AI”普及体验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