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期一项“儿童压力指数”调查结果显示,86%的小学生认为校园压力来源是学习时间过长,81%人认为是功课与考试量过多,71%人认为是课程沉闷。家庭生活压力方面,97%小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是父母常争吵,其次是父母期望太高,占73%,自己与家庭成员关系恶劣占67%。
新华社香港11月23日电(记者张雅诗)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23日公布小学人文科课程框架,学习重点包括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传承、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的现代发展、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等,从而提升学生国民身份认同。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乐Teen会”日前发表“学生/家长对‘做功课’的观感及期望”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多数家长和学生支持小学在农历新年、暑假、圣诞及复活节等长假期无功课。该团体促请政府规定学校推行每年至少一次长假期无功课日,“还学生自由学习时间”。
最近,一段香港小学生接受电视台采访的视频传遍大湾区。一位小男孩分享读书心得“每个星期去补习5天”,并爆出金句“辛苦谈不上,因为我觉得读书是我的本份”。而站在他旁边的两个同学表情出彩,一个“O晒嘴”,一个露出迷之微笑,两人还在背后对望打眼色。
教育局向全香港中小学发出通函,公布课程发展议会辖下价值观教育常务委员会编订的《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课程架构主要编订重点包括国民身份认同、加强守法意识、认识《宪法》、基本法等,须包括加入“勤劳”作为首要价值观和态度、强调应从小加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建立国民身份认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澳门大学供图"/>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澳门大学供图粤港澳大湾区正将人才培养与教育合作作为发展核心引擎之一,共享优质课程、联合培养人才、共建联合实验室,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谱写建设教育强国的湾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