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说一部经典的电视连续剧,它的名字叫《一年又一年》,要说今年最火的电视连续剧,那就得算是《人世间》了,但是无论是我还是我的家人,我身边的朋友都认为,这部《人世间》根本就比不了,1998年拍摄的,那部经典电视连续剧,《一年又一年》他们认为《人世间》拍的有点莫名其妙,而且有些事,不可能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发生,就算是发生了也是个别现象,但是1998年拍的这部一年又一年,那是完全反映了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的家庭生活,这部戏当年我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我父母还有我姥姥我姥爷,他们看这部戏的时候,绝对是把当年的回忆全给翻出来了。
记忆中的"老品牌″,一度曾是我们生活的日用必需。虽再普通不过,但因与烟火日子相关,与百姓生活相连,口碑甚好倍受推崇。随着岁月流逝,这些“老品牌”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里,但再次看到这些“老品牌”旧影,仍会倍感温暖。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重拾这份属于柳州“老品牌”的独家记忆。
结婚三大件是从70年代开始的,50 、60年代还没有三大件概念。60年代结婚礼物,按老一辈的规矩讲,得凑够36条腿或者72条腿,也就是请木匠做床、柜子、桌子等带腿的家具。要是凑够36或者72条腿也得不少花销。
题记:吾是一个土生土长个上海人,写一篇关于上海电话机个历史,以及与之相关个各类人事物情搭各类趣闻轶事,文章极有可能写得交关多,还会有眼冗长啰里八嗦,但愿欢喜写文章个爱好者、欢喜上海滩各类历史个网友,要是还能看得下去,还愿意去看一看。
1982年我从部队复员,回乡后被安置在铸造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因和厂里人起了冲突,我选择了辞职。父亲得知我的举动,当即暴跳如雷,他做了个让我不得不跟着他,好好学木工的决定,直到后来我做出一点成绩,我才懂他的苦心。我叫郑海生,1959年出生在陕南的一座小城。
骑车成了张吉臣生活中的一部分。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唐晓玮 图/记者吕世银“这个‘老伙计’陪我足足38年喽,现在还能‘上岗’!”65岁的张吉臣摩挲着家中的那辆凤凰牌自行车,像是在触碰一段热辣滚烫的青春时光。
津云新闻记者 王晓明“老木匠”和“网红”,乍一听好像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天津还真有一位“网红老木匠”——63岁的辛全生,不仅是南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木工榫卯技艺”的传承人、响当当的木工大师,在网上还有几十万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