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荀彧,这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对君主与谋臣的组合!另一方面,荀彧与郭嘉、司马懿、贾诩等人的地位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是谋国之臣,也就是曹魏政权发展战略的总设计师,而其他人则皆是谋事之臣,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具体事务的精通。
公元216年,深知已在有生之年无法一统天下的曹操决定称王。大汉曾有祖训:异姓不得封王。朝臣对此纷议不休,曹操很想听听幕僚们的意见,深夜唤荀彧深谈。却未料,自己最为信任器重的荀令君,却是反对最为强烈之人……建安二十一年,五月,邺城。
在整个三国时代的历史中,曹操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能成为群雄之一,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很早的时候,曹操作为一名宦官之后,既没有雄厚的家世背景, 也没有什么地盘可依靠,甚至在董卓窃据朝廷之时,他也不过是一个逃出京城的落魄校尉而已。
建安二年春,许昌丞相府的议事厅里飘着淡淡的茶香。曹操放下手中的竹简,突然对着荀彧露出狡黠的笑容:"文若可知,这世间最妙的兵法不在《孙子》,而在洞房?"谋士手中的茶盏晃了晃,几滴琥珀色的液体溅在案几的舆图上。这或许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场景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