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桂林生活网、安徽师范大学、网络博主@零青子 @垫底辣孩 @孟庆旸 @素策文化 @多琴方锦龙 @修车 小杨 @点石数码DANS @绝尘民谣 @果小菁 @灰姑娘佩佩 @直播南京 @三槐明澈 @Q..@苏清吾 @自得琴社 @碰碰彭碰彭 @国家建筑师Cthuwork @朵朵花林 @朱铁雄 @雁鸿Aimee等。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你见过吗?四川姑娘变身“手工大神”,用巧手将易拉罐做成了凤冠,凭实力火到海外!以前,蚕丝绢本可以记录历史;而现在,中国人做出世界首块蚕丝硬盘。你可能不知道,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登上国家级非遗名录!
After several online communications, Yan Hong spent 20 days finishing the 11 pieces that matched the clothes designed by the foreign designer. The works contain a lot of local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and local unique fabric materials, and have been favored by some well-known fashion magazines including the Harper's Bazaar, Elle and Marie Claire.
贵州毕节黔西市的苗族村寨化屋村,原名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因被悬崖峭壁阻隔,这个小山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在精准扶贫政策有力推动下,化屋村不仅脱贫摘了帽,还做强了特色苗绣产业。回乡做苗绣的95后绣娘杨文丽,所在的非遗工坊去年销售火爆,带动当地数十名绣娘返乡就业。
帅气又有型“美背”,霸气中国风令无数人种草,前段时间微博热搜上一个成都小姐姐火了,因受谷爱凌的影响,这位小姐姐耗费10天,用140个废弃易拉罐,打磨出2600个雪花状雪片,纯手工打造了这款独一无二的中国风「冰雪铠甲」。
原标题:传统文化视频创作者涌现——让更多观众爱上中华文化。他们并非非遗传承人,却通过对非遗的学习体验、视频科普等形式,用镜头定格古老技艺,将那些在时光中渐渐隐匿的记忆,重新带回公众视野,让观众看见更多传统文化之美。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非遗“年轻新匠人”雁鸿。(受访者供图)首个非遗春节,非遗元素“热”起来。在2025年央视春晚上,毛晓彤、金晨、白鹿、程潇、姚晓棠、宋雨琦六位女星带来的《春意红包》舞台,成为众多观众话题的焦点。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她们翩翩起舞,手上的手链,灵动发光。
本报记者 乔文姝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编者的话:“这十多年来,有更多的年轻人爱上了国学经典,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中国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代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欢阅读提示李子柒的走红,不仅让无数人重拾对田园生活、传统之美的热爱,也鼓舞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视频创作者。日前,抖音发布的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共有1379万网友在抖音分享非遗体验,传统文化视频播放量达4299亿,传统文化视频分享量增长36%。
从最初用140个易拉罐,化腐朽为神奇做成“冰雪铠甲”,惊艳四座;再到潜心设计作品,用非遗掐丝技法制作出创意蝴蝶饰品,将传统技艺与礼服相结合,登上巴黎时装周的舞台……雁鸿从一个草根博主成长为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的非遗手工艺人,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雁鸿,本名何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