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能力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相信。相信别人会好好爱自己,这心理根源其实是——相信自己值得被好好爱,自己值得被好好对待。你是个习惯相信的人吗?Wifi不给力的话,可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今日关键词“相信”,收听语音。缺爱和不缺爱的人区别是什么?
我父母重男轻女,要求我要嫁入豪门,拿钱给弟弟买车,他若是结婚要买房也得帮,我其实属于给不出多少爱的人,我的老公从小被父母混合双打,自卑敏感,根本不相信我真心爱他,而且他的父母一直在挑拨离间:“她不爱你,她是因为爱你的钱才嫁给你的”。
Kuo, J. R., Goldin, P. R., Werner, K., Heimberg, R. G., & Gross, J. J. . Childhood trauma and current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adult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5, 467-473.
就像钱,总会流向不缺钱的地方,爱,也总是去向不缺爱的人。比如迎春,很小就失去母亲,父亲是糟朽、自私的贾赦,继母是“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贪婪财货为自得”的邢夫人,她虽成长于贾母膝下,却因才貌平庸、木讷寡言而并不受宠,她的人生姿态是一再退缩,最爱读的书是劝人行善积德的《太上感应篇》,平日里可有可无,遇到事儿就如黛玉评价她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凶恶的猛兽都到门口了,她还不知死活地在屋里说些因果报应的空话。
这个世界上,缺爱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你,我,可能从小都缺爱。有这么一对母女,她们浓缩了从小缺爱这一集体创伤的大部分特征。先看看女儿她叫琳琳。○ 她的妈妈,是亨利·哈洛恒河猴实验中的,那只“铁丝母猴”——没给她提供起码的“接触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