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一出版,就不断受到我国知识届追捧。特别是小资们,你要是说没读过,都不好意思出门参加聚会。该书解放前就由徐迟先生翻译出版过,半个多世纪后徐老先生修订再版。作者和译者可能都没想到它能火得如此惊天动地。我也不能免俗,自然也买了一本。孩子妈是老师,没打招呼也买了一本。
《瓦尔登湖》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作者是美国人亨利·戴维·梭罗。他从哈佛毕业后,先后做过乡村教师、土地测量员,1845年3月底,在大作家爱默生的帮助下,“借了把斧头,来到瓦尔登湖畔的林地”,开始了自建房屋的独居生活。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到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澄澈又生动的文字让许多读者对一种生活方式心生向往,也因此相信:不需要很多钱,也能够好好地活着,快乐地活着。
作为一位写过三本有关梭罗著作的作者,我强烈推荐《瓦尔登湖》,这是梭罗1854年写作的作品,记录了他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郊外树林中的独身生活。本文作者Robert M. Thorson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地质学教授、梭罗学会的终身成员。
一次有关绝对需求的实验 有一本书,其实说的就是这一道绝对需求底线,而且不光是说,还实际活给我们看;坐而言之前是起而行,是此一行动的记录报告,也因此,书的真正说服力量不来自于其稍嫌轻快的说理,而是行动本身及其结果,坦克车也似强力地从我们的怀疑不安上头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