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记者吕红桥)近期,美国等西方国家频繁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最终将冲击世界市场、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等。针对这些不实言论和错误言论,经济之声推出系列访谈《剖析所谓“产能过剩论”》,邀请权威专家详细解读。
(张鑫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研究员,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最近,一些西方国家频频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尤其在电动汽车、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对其他国家企业和工人的利益构成了严峻挑战。
(本文作者李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最近,关于所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冲击西方市场的争论不绝于耳,美国政客借此攻击中国,为新一轮对华遏制寻找理由。但是,所谓“产能过剩”的争论真的重要吗?
来源:看看新闻网Overcapacity,产能过剩,美国财长耶伦访华,带火了这个词儿。4月5号,她参加活动时提了“产能过剩“5次。4月6号,她在声明中又提了3次。为什么要一直提“产能过剩”呢?耶伦解释说:中国的产能大大超过了中国国内的需求,也超过了全球市场的承受能力。
所长此前在视频号里提到高盛的一份分析引发了咱们大A的一轮崩盘,高盛在这份分析中对国内的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功率半导体、空调、钢铁、工程机械七大行业逐一进行了点评,最终的结论就是,除空调、钢铁和工程机械稍好,但也仅是稍好而已,其余所有行业都严重产能过剩。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近一段时期,一些西方国家频频指责中国“产能过剩”,称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冲击国际市场。在商务部5月16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毫无道理、完全站不住脚。对产能问题要尊重规律和事实,客观、全面、长远地看。
新华社北京/伦敦4月11日电题:“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起底“中国产能过剩论”荒谬逻辑新华社记者俞懋峰 曹筱凡 吴慧珺近期,西方舆论场有关中国“产能过剩”的论调甚嚣尘上,一些政客和媒体宣称中国政府补贴造成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产能过剩,中方为消化这些过剩产能,以所谓低价在海外倾销
近期,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能问题表达了关注,认为这可能对国际市场造成影响,并采取了一些贸易保护措施。这种情况引发了对“产能过剩”这一概念的深入讨论。究竟什么是“产能过剩”?中国新能源产品出现“产能过剩”了吗?
#5月财经新势力#在近几年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产能过剩”一词便常常出现在经济报道中。而很多经济学者也声称,中国已出现全方面的产能过剩,急需实施有效补救措施。最近集微网上一篇《16家封测厂商业绩汇总,产能过剩导致行业重回“微利时代”?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联手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反映出中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背景下,一些人的焦虑不断增加,担心“跑不过”中国,便给中国扣上“过剩产能冲击世界”的帽子,企图借此歪曲抹黑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维护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