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国庆节回老家,我去看了老公的堂哥,堂哥今年70岁,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轻,是医院不收的那种。婷婷的爸爸妈妈在上海打工, 一年就回家两三次,回家的时候他们会给婷婷和弟弟买一些衣服,也会丢一些钱给公公婆婆, 但从来没有给过大伯钱,因为大伯那时候还年轻,能挣到钱,不需要弟弟给钱。
王会双,女,1959年12月出生,深州市深州镇利仁村人。王会双的叔叔王元套,小时候因生病治疗不及时成为听障人士。王会双的奶奶去世以后,她与丈夫主动承担起照顾叔叔的责任。王会双赢得了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的广泛赞誉。获评“河北好人”等称号。
深夜,连蝉儿也唱不动了。郁家的厨房里却飘出诱人的香味。一只老母鸡五六斤,一顿吃不完容易坏,家里也没有冰箱。但李秋红有的是办法。她把鸡胸肉和鸡腿肉割下来切成肉丁,其余的拆成几大块,加了香料一起爆炒,撒上少许的盐。大块鸡肉经过煸炒,吃了盐味,可以保存到明天,全部拿出来放在一边。
中国江西网萍乡讯 黄洋、李春林、记者陈建新摄影报道:萍乡市湘东区排上镇排上村民建组村妇付淑萍24年如一日照顾残疾且单身的伯父何申夫,让伯父一直感受到“有儿有女”的温暖。付淑萍的平凡举动受到村民们纷纷点赞,在当地乡邻间传为美谈,并获评“最美萍乡人”。
在我市泗汾镇符田村,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尽心尽力照顾年迈公婆,悉心照料卧床大伯哥,16年如一日,诠释着人间大爱。她的美德深受邻里赞叹,她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她就是“湖南好人”、我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朱华英。朱华英:老大,你的脚好些了吗?痒不痒?
左有林居住的小院来了客人,刘俊果忙来照应。长城网记者张世豪摄左有林的屋门内外没有台阶,方便了轮椅的出入。长城网记者张世豪摄为了更方便照顾左有林,刘俊果和丈夫左有清在后墙开了一扇爱心门。旁边的土窑为左有林原来居住的地方,现在他已经搬入了新房子中。
光明网02-19 14:22显示图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歙县溪头镇溪头村的一位普通农妇程伟仙,十几年来义务赡养年迈的大伯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礼记中的名言,身体力行地弘扬孝老爱亲的美德。程伟仙这几天正忙着操持家务,迎接打工回家的丈夫。
张凤平照料患病大伯现年57岁的张凤平,上栗人,与丈夫育有四女一子。丈夫耳聋劳动能力有限,靠她省吃俭用,饲养家禽,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并且全心全意照顾全身瘫痪的婆婆,婆婆去世后,丈夫的哥哥黄立宪因无儿无女便随她们一家生活,从1972年至今,张凤平一家一直照顾着大伯。
安丘妇女王天花柔弱双肩挑起生活重担,整个大家庭充满温情到了饭点,王天花先给老母亲送饭。 潍坊新闻网5月8日讯 在安丘市辉渠镇留山旺村,说起王天花,不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今年53岁的王天花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10年,二哥二嫂因意外去世后,她又待侄子侄女如亲生,悉心打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