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1000多首题材和艺术样式不同的文艺作品,成功地描绘了城市平民阶层的生活,同时突出表现新社会的可喜变化,语言生动,风格独特,其创作的《四世同堂》、《月牙儿》、《骆驼祥子》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品。
【追光文学巨匠·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作者:凤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文学界举行了不少纪念活动。每每置身其中,我都在想,老舍离开我们快六十年了,他的作品为何还能被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追忆和复现?
差不多也是这时候, 毛泽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对老舍说清朝了不起, 尤其是康熙开疆拓土,在满汉民族之间实行“统一战线”等等。老舍忍不住要写出旗人的勤恳、善良、纯正、耿直、自尊,尤其是侠肝义胆、凛然无惧的特质。
与大多数“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家出身于社会中上层不同,老舍生于一个贫寒的旗人家庭,收入微薄的父亲是皇城的护军,在老舍不满两岁时,阵亡于庚子事变八国联军的炮火中,从此,“一家人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亲近老舍“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不动,水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人人都知道,老舍笔下的济南充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