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栀编辑|娱栀前言就在前两天,一场关于货拉拉司机的维权风波席卷了社交平台,搬运费600元的争议竟然牵扯出平台限制接单、肢体冲突甚至跨国企业的态度问题。事件逐步发酵,从搬运费纠纷到打耳光的指控,层层细节不断浮现,司机的维权之路却始终艰难,究竟是企业处理失当,还是司机存在争议?
封面新闻记者12月17日,记者接到成都货车司机金师傅投诉,称成都的货拉拉司机端存在大量刷单、卖外挂的假订单,严重影响了正常接单的工作。今年10月至今,记者已经多次收到类似投诉,司机们几个月来在平台坚持点击举报假单按钮,但虚假订单依然很多。
新手的时候前一个星期,随随便便就可以搞300多一天,新手期过后,完全是靠运气了,总是抢不到单,连附近几百米都抢不到,也不知道是不是平台有人开外挂了,100以上4个人抢就在附近几百米都没有办法抢到,除非没有抢就抢到了,这个400多的单就刚好没人抢一发布出来我们就抢了
近日,一段“上海货拉拉司机向保时捷工作人员维权”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公众强烈关注。11月23日,上海一名货拉拉司机发布视频,声称自己在为保时捷提供搬运服务后,对方工作人员拖欠600元运费,并在投诉后导致其货拉拉账号被限制使用。
近日,多地货车司机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对货拉拉现行订单规则表达不满,并宣布在未来几日内不再接单。多位货车司机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此次他们停运的原因是平台计费标准变更,导致运输从业者的收入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