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新华社重庆2月6日电(记者柯高阳)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着色遗传机理领域取得新发现。记者从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首次在蚕体中鉴定到参与黄酮吸收的膜转运蛋白基因(簇),揭示了家蚕绿茧形成及茧色演化的遗传机理。
讲述从蚕茧变成丝绸的统计故事说到丝绸咱们再熟悉不过了比如真丝衣服、蚕丝被、丝绸绣品等等丝绸制品用起来柔软舒适深受大众喜爱那您知不知道高贵典雅的丝绸制品竟来源于一个个毫不起眼的蚕茧从蚕茧到丝绸的“变美”之旅都有统计调查工作参与接下来小编就为您讲述从蚕茧变成丝绸经历的统计故事畜牧业全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王祥龙 赵奕“蚕茧还有彩色的啊。”4月27日,四川资阳乐至县东山镇,有诗人在中国桑都文化展示馆参观时发出赞叹。当天,中国(乐至)第六届田园诗会采风暨中国蚕桑文化诗歌会在这里举行,40余位诗人大咖徜徉于乐至桑田,寻找田园里的诗和远方。诗人在中国桑都文化展示馆。
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新市古镇,是中国著名的蚕桑产区之一。每至清明谷雨后,家家关门育蚕,甚是忙碌。养蚕是辛苦的差事,为保佑风调雨顺,祈求蚕茧收成好,蚕农保留了在养蚕之时祭拜“蚕神”和“蚕花娘娘”的习俗。
近百件高新技术产品参展,其中,彩色蚕茧吸引了不少市民参观。据了解,彩色蚕茧采用国际领先的基因编辑技术,以家蚕丝腺作为“蛋白加工厂”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已授权专利5项,在Acta Biomat等著名杂志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成果在多家主流企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