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与乌克兰围绕稀土资源的“援助换矿产”协议闹得沸沸扬扬,然而剧情突现反转——多家国际媒体爆料称,乌克兰稀土储量可能被严重夸大,甚至“只有焦土”。这场被特朗普称为“战略保障”的交易,究竟是资源争夺的真相,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博弈?1.
当地时间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强硬警告:“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这一表态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震动,标志着美乌关系因俄乌冲突及援助问题矛盾激化,进一步滑向冰点。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矛盾焦点何在?1.
美乌领导人隔空“交火”:从盟友到对手的戏剧性转变2025年2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口水战”持续升级,成为国际舆论焦点。双方从俄乌冲突的责任归属、美国援乌资金争议,到乌克兰矿产资源的争夺,矛盾全面公开化。
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19日抵达乌克兰基辅。一、 扑朔迷离的基辅会晤:表面平静下的暗流涌动凯洛格与泽连斯基的会晤,原本计划举行新闻发布会,却在美方要求下取消。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漩涡,瞬间激起千层浪。
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发表演讲时,明确提出要求乌克兰以稀土、石油等自然资源作为“回报”,以收回美国在俄乌冲突期间投入的巨额资金,并声称“非常接近与乌克兰达成协议”1315。
美乌关系紧张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喊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其“若不尽快行动,乌克兰将不复存在”。2月19日,特朗普连发12条推文,称泽连斯基若不签矿产协议,“乌克兰将消失”。美乌矛盾如高压锅炸裂,全球聚焦这场政治博弈。
导语当美国财长贝森特带着一份“稀土换援助”协议飞抵基辅,俄乌冲突的终局似乎被标上了价码:5000亿美元的乌克兰稀土资源,能否成为撬动和平的杠杆?这场交易背后,是美国的战略野心、乌克兰的生存挣扎,还是俄罗斯的隔岸观火?一、美乌交易:资源掠夺还是和平筹码?
当地时间2月21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激起千层浪。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美国已“非常接近”与乌克兰达成矿产协议,基辅将“很快”签署协议,作为结束乌克兰战争努力的一部分 。
2月17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抵达沙特阿拉伯,准备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展开会谈。这场会谈不仅仅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更被认为是俄乌冲突以来,美俄两国首次在面对面会谈中讨论乌克兰问题。鲁比奥的沙特之行:和平的试探?
导语“稀土、石油,我们都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高调宣称“非常接近与乌克兰达成协议”,但乌总统泽连斯基的犹豫与美方步步紧逼的施压,让这场牵涉地缘政治、资源争夺与国际博弈的协议谈判暗流汹涌。协议能否真正落地?
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当下,特朗普一句“要求从乌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宛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背后折射出的是美乌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新走向,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暗流涌动。长久以来,美国以“援助者”形象示人,为乌克兰提供资金、武器,助力其在俄乌冲突的泥沼中挣扎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