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适逢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今天(7月15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正式发行《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同时启动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博物院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研究阐释、公众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的成就。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今年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兵马俑发掘半个世纪以来,已成为代表中国文化鲜明特征的文化符号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潮”成为“顶流”,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开枝散叶”,甚至漂洋过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有兵马俑元素的炫酷文创,在全世界吹起了“中国风”。
近日,蒙藏学校旧址东院中华优秀文化体验区迎来2024年第四期体验项目。在北京蒙藏学校旧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陕西体验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兵马俑被赋予色彩和神态,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市民前来一睹风采。
文/图 陕西日报记者 张斌峰5月28日,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的秦俑工坊里,负责人韩平哲将一团泥巴在手上使劲地揉搓了几下,然后放进模子里压,再打开模子,把粗制的“兵马俑”拿出来,用竹刀精雕细琢。五六分钟后,一个高约10厘米的“将军俑”便出现在他手中。“年纪大了,手慢了。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西安买鸭脖买到兵马俑联名的周边,引发好奇之余,从而掀起“打卡”热潮。记者今天在周黑鸭西安钟楼门店看到,网友视频内提到的周边的包括兵马俑联名贴纸和印有兵马俑的手提袋,门前且有不少年轻人打卡拍照。
大雁塔变身显眼包“塔宝”肉夹馍成了“绒馍馍”兵马俑化身“壹秦”公仔“长安八景”还可以“戴”在手上……最近,多款西安特色文创接连走红“出圈”有的甚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引发全国网友纷纷刷屏“真的好想拥有!”“西安文创已next level!”诸多西安“礼物”为何总能让人爱不释手?
【来源:华商报】“让我的身体更加硬朗,思维更加活跃,发明这个事情,能让我健康长寿”每天都要研究自己发明的产品的细节,修改申请专利的文字;只要有和发明相关的大型展览,不惜步行数公里,一定会赶着去参加,这就是热爱发明创造的西安老人刘志宏。
记者在小寨赛格商场现金购物如今,手机支付方式已经十分普及,通常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满足衣食住行的各种结算。不过,现金支付虽然不常见,却并未消失。如果外出旅游看到心仪的商品,现金支付遇到商家“无零钱可找”的窘境,恐怕会影响游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