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9月9日消息,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生产、销售的塑料一次性餐饮具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了40批次产品。经检验,未发现不合格。其中实体销售25批次;电商销售15批次。
“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忽略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比如水果店装水果的透明塑料盒。您想想,是不是每次买完水果,就把这盒子随手扔了?可您知道吗,就是这毫不起眼的盒子,其实有着大作用,能为我们解决不少生活中的烦恼。您不信?那就跟我一起来瞧瞧!
7月以来,海口市禁塑办及市场监管、商务和综合执法等多部门组成检查组在全市各区开展禁塑联合执法行动,持续推进禁塑工作。近日,一批禁塑执法典型案例被曝光,5家店铺(商行)因存在销售或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行为分别受到处罚。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2月12日消息(记者 蒙健)12月11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根据移交的线索,对琼山区宝荫村的两间储存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仓库依法予以查处,现场查扣塑料碗、塑料餐盒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共计569件,并对当事人项某红依法予以立案调查处理。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郭思琪 实习生 何丹莹近日,福州李女士向智慧海都平台反映,自己在超市购买了一盒某品牌年糕,前两天连着塑料盒蒸煮的过程中,发现年糕底部及四周有塑料盒的痕迹,担心该年糕生产时就是将生浆倒入盒内封口后再进行高温蒸煮的,塑料盒与食品加热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项研究,对200多名接受手术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近60%的人的大动脉中含有微塑料甚至更小的纳米塑料。在术后34个月随访期间,颈动脉斑块可检测到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或任何原因死亡的复合风险更高,是体内无微塑料的人的4.5倍。
家家户户都有的塑料制品,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厨房到客厅,从办公室到户外,塑料水杯、保鲜袋、塑料手套……这些看似便利的物品,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关于「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塑料制品的使用产生担忧。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薛培恺 通讯员刘书恒)小质讲堂,让质量科普流行起来!欢迎大家收看本期节目,我是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湖北省质检院检验员小质。日常塑料的包装上都会出现一个三角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小质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每到饭点大家熟悉的外卖餐盒轮番登场最常见的就是这种↓塑料型餐盒小红书@Chloe蔻一跑遍全世界不少节省机灵的小伙伴会把塑料盒存起来改造一番进行妙用或再次打包食物但是!↓↓⚠️注意!这种塑料不能接触食品!
爸爸妈妈的“收纳智慧”都让人惊呆了,在这个越来越追求品味的年代,很多人都开始追求极简风、性冷淡风的收纳方式。然而,真正懂得收纳的人,往往不会一味地追求简约,而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空间特点来进行合理的收纳。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收纳智慧”呢?
南海网7月25日消息(记者 蒙健 文/图/视频)7月23日凌晨2:00,一辆装载着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盒的货车乘坐轮渡,由徐闻港出发至新海港下船,货车司机康某某趁着深夜,迅速将这车货拉至龙华区龙桥镇龙源街的一处仓库,却不料刚到仓库卸货时,被尾随而来的执法人员抓个正着……当天,海口市
“害人不浅”的5个家居产物!建议:家里有尽早扔,别因小失大。这句话听着夸张,但实际生活中,真的有一些家居用品,潜藏着你想不到的健康隐患。大多数人对这些东西熟视无睹,却不知道它们可能在默默地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