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民需要的有河南特色的人工智能。□本报记者 宋敏“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我们要在各方面优先保障科研人员,让他们安心干事业。”8月31日,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省科学院10楼,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AI研究院”)院长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实习生 付燕妮 通讯员 张祺瑞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通过设立基础建设、科技投入、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指标体系,全面评估全国各科技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发布了《科技城百强榜(2024)》。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人工智能浪潮奔涌,河南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河南省发展数字经济的功能性企业,豫信电科正以中原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算力)为发展人工智能业务主体企业,依托河南资源禀赋,打造全栈人工智能服务能力。
本报讯(记者 祁道鹏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康亚飞)9月7日下午,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郑州专场活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院士、专家以郑州为题,共谋人才发展之计,探讨创新创业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光围绕人才与城市发展作主旨演讲。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如果说,郑东新区从一片鱼塘村落蝶变成一座现代化国际化新城,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新窗口,被誉为“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那么,中原科技城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为全省“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的支柱之一,则是创造了“中原大地起高峰”的佳话。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文齐 王向前 师喆临近2023年年终,一份关于河南人才的“成绩单”十分亮眼:今年院士增选中,有6名专家当选,是河南有史以来第一次;现有全职在豫两院院士42人,2021年以来新增17人;普通高校数量达到168所,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突破300万人;全省人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郭丁然2月28日,新年伊始,河南省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蓝天实验室等4家省实验室和中原人工智能等5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揭牌。这意味着,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河南省的省实验室“天团”扩充至20家!为何河南要打造这样一批实验室?
8月30日,全省数字化转型推进会议在郑州召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就扎实推进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进行安排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打造战略支撑、注入强劲动能。
中原网讯(记者 李萌 通讯员 段晓燕) 在时代的浪潮中,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中原科技城,作为河南省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迅猛的发展态势,在数字经济领域崭露头角,集聚各类数字企业3600家,数字经济规模近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