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简析光风霁月,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guāng fēng jì yuè)。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光风霁月意思是: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出自宋・黄庭坚《濂溪诗》序。一般作宾语、定语,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霁(jì)”字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其形旁为“雨”,直观地展现了与雨水相关的含义;声旁为“齐”,为其发音提供了依据。从本义来讲,雨停天晴的这种状态被称为“霁”。当雨过天晴之时,我们怀着满心的欣喜仰望天空,就会惊奇地发现,被雨水冲刷洗礼过的碧空,展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纯净与明朗。
“海纳”,比喻容受量大,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上下联的最后一字——“大”与“刚”,来源于《孟子·公孙丑》,孟子在谈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时候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意思是说,这种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