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师大附中高三老师王智娟,在高考前最后一堂课上鼓励同学们的一段话火了。“你们每错的一道题、每丢的一分,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而你们每对的一道题、每得的一分,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老师的这段话逗笑了整个班,也温暖了所有人。
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孩子说,每次考试都有几十分的题非常简单,我明明会做,但是就是不小心丢分了。但咱们经常都总结为“粗心大意”,解决方法就是“下一次细心一点”,但真相其实很扎心,就是能力不足,每次丢分都差不多,解决了这个漏洞,下一次考试又出现了下一个漏洞。
月考成绩出来,很多家长拿着孩子的试卷一看,平时都会的题,一到考试都做错了。问起原因,孩子认错态度良好,低着头小声小气回答:我太粗心了。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到了,家长们只好紧张地在孩子耳旁叮嘱:这次考试千万不要再粗心了!送分题变成送命题,原因真是粗心?老师告诉你。
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的同学,入校成绩其实相差无几。同一个班的孩子,尤其是重点班,按中考成绩,第一名与最后一名,最多相差二十来分。然而,三年后的高考,结果却天差地别。有的同学能上北大、985 名校,有的同学在填志愿时却感觉无校可选。原本,入校成绩相差不大。为何三年下来,差距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