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国文艺网开展“读懂中国读懂党 讴歌中国讴歌梦”之“文化和自然遗产里的中国密码”主题推荐活动,由文艺工作者通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推荐自己家乡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推荐人:陈素琴。
凡是听过陈素琴戏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不由自主地为她喝彩。大家都说,陈素琴的戏是从心底唱出的温情与感动。 在3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从“梅花”到“白玉兰”,从传统戏到现代戏,陈素琴一边收获一边成长,台上演着戏,心里放着戏,她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上党梆子新一代领军人物”。
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太行山的沟沟壑壑,庄户里的白发乡亲,是陈素琴寄托希望与爱恋的地方。从艺近30年来,陈素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排了《太行娘亲》《沁岭花开》《申纪兰》等多部文艺作品,带领上党梆子走向新时代的艺术高峰。
上党梆子《西沟女儿》选取了全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几段真实故事,充分调用戏曲化的手段,以生动、简洁的舞台语言,向人们生动地讲述了这位深受乡亲爱戴、全国劳模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平实而淳朴的农民情结、平常而绚丽的人生轨迹。
《太行娘亲》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太行母亲赵氏与梨花婆媳两代人舍弃亲生骨肉,救护八路军后代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当年太行山区军民团结抗敌打击日寇的烽火岁月,塑造了一个在战火烽烟中锻造出的、感人至深真实可信的英雄娘亲,讴歌了太行革命老区和人民军队的鱼水深情,反映历史并关照现实,情真意切
陈素琴,山西高平人,1984年入高平县艺校戏曲表演专业学习,2009年入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表演专业学习,曾任高平市人民剧团团长、高平市文化活动中心副主任,现任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副院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经理。
编者按:为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展现新时代戏曲演员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2023年起文化和旅游部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分行当举办全国戏曲演员会演,2023年首先举办生行、旦行会演。
近日,在中国戏曲学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古老剧种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晋城上党梆子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的三出戏《申纪兰》《太行娘亲》和《沁岭花开》,让观众眼前一亮。
本报太原10月21日讯(记者王媛)经过半年的紧张排练、彩排,10月20日晚7:30,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首演。
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4年“两节”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于2023年12月20日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拉开帷幕。此次优秀剧目展演可以说是全省联动,尽锐而出,名家与新星联袂奉献,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41个骨干院团在全省17个剧场演出47台剧目、94场。
经过前半年的紧张排练、彩排演出,10月20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中宣部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在山西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首演。当晚的演出现场,迎来了观众持续不断的掌声。
作者:郭志清4月29日晚,河北石家庄大剧院内灯火璀璨,戏韵悠扬。作为山西唯一一部参演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的大戏,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的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戏曲盛宴,展现了山西“戏曲大省”的深厚底蕴。
中新网太原10月23日电 (高雨晴)上党梆子新编历史剧《大汉母子》专家座谈会22日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湖北、山西的戏剧专家就《大汉母子》展开研讨,为该剧“问诊把脉”。上党梆子《大汉母子》专家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