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乌鞘岭”这个词,是在初中地理课本上,那时候就知道这是中国西部的一座山,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界地带,是温带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分界,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分界分水岭。
当我们深入探索中国地形图,目光聚焦于祁连山脉的甘肃中部时,会赫然发现一座意义非凡的山脉——乌鞘岭。它不仅是中原通往西北边疆无法绕开的天然屏障,兰新铁路与甘新公路的必经之地,更是中国三大自然带的交汇点及多条自然与人文分界线的所在,堪称中国第一大“界山”。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1月23日电 (王光辉 伊慧华 李浩楠)“乌鞘岭地下水比较丰富,在低温环境下,高铁路基中的水分向上迁移、积聚、冻结,会导致路基体积膨胀,路基可能会出现一些肉眼观测不到的高低起伏或不平顺,虽然只有一两毫米的高低差,但也需要我们跟精度较真。
正我们打开中国地形图,寻找祁连山时,往往会在祁连山的甘肃中部发现有这样一条山脉:它是中原通往西北边疆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儿,兰新铁路、甘新公路从这里经过;同时它也是中国三大自然带的交汇点,更是中国多条自然与人文分界线的途经之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条堪称中国第一大“界山”的山脉就
来源:人民网 2024年10月10日,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乌鞘岭,工人们正在对明长城墙体风化部位进行维修。乌鞘岭明长城是目前发现的海拔最高的一段长城,今年以来,天祝县对明长城遗址不断加大修缮和保护力度,使得蜿蜒古朴、雄浑巍峨的明长城,成为一道文化和旅游的风景。
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的乌鞘岭,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为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也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
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在河西走廊东端坐落着这样一座小城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藏语意为“英雄之地”它就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列车行驶在天祝县田野间。△列车从天祝县马牙雪山下驶过。△列车穿梭在天祝县七彩林场。△列车行驶在天祝县庄浪河特大桥上。
新华社兰州1月29日电 题:海拔3000米的30多年接续守护新华社记者王朋、张智敏春节假期,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依然驻守岗位的交警,正在为过往车辆护航。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代又一代的交警在此默默奉献3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