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经陆续开展对3—11岁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这不仅因为儿童群体是针对新冠病毒建立群体免疫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因为目前对于新冠病毒的认知在不断更新:多国回顾性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都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疫苗能为儿童提供相应的保护。
我是二胎妈妈,大宝4周岁,二宝8个半月,每次带宝宝去打针,我心里就发怵因为我从小就害怕打针,根本不敢看针扎入身上,输液扎个针都紧张的不行,甚至电视剧中打针的情节也不敢看默默地问下,有宝妈像我一样害怕打针吗?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通讯员 吴萍 项倩老糖友因害怕打针而抗拒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亟需治疗又不够配合,如何解决难题?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护士用“动机访谈”打开老人心扉,顺利治疗一周后,老人的血糖终于降了下来。70岁的冯婆婆退休前是一名教师,5年前她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怕打针通常是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看着打针让人害怕,这可能属于“针头恐惧”,指对针类存在特别惧怕的心态。而打针时闭着眼睛或转过头去,精神却一直处于紧绷状,时刻想着什么时候被针扎,这样会产生未知的恐惧,使得神经高度紧张。
无论是打疫苗还是抽血,大家的童年,或多或少都被「打针」的恐惧支配过。有网友调侃,打针是人类的一生之敌,最让人破防的不是针扎下去的瞬间,而是等待扎针的时刻。当一群小朋友组队扎针时,这种恐惧还会成倍放大、直击人心。也有孩子从小就能自我攻略、自我安慰,堪称打疫苗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