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泾县地震台召开每周例会,学习《中国地震局党组关于推进地震台站改革的指导意见》。会议要求,台站全体职工要深刻理解《指导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和最终目标,准确把握中心站和一般监测站功能定位,正确面对个人在改革大潮中的机遇和挑战;要理解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来源:【新华传媒智库】走进溧阳地震台,你会发现这里与印象中的科研机构不大一样:四周被绿色植被环绕,耳边不时响起清脆鸟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池塘内,鱼儿悠闲地游弋;围栏后,小动物被悉心照料,它们,都是参与地震监测工作的“宏观观测员”。
看不见的地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监测数据中“去伪存真”,把握地球最真实的“脉搏”?在偏远的山区、丛林、村庄,驻扎着一个个小小站点,这是我国庞大地震监测体系的“前哨兵”,为我们带来一手的数据资料。
湖南省地震局局长燕为民一行在地震台建台地址察看红网江华站12月15日讯(通讯员 陈召军)12日,湖南省地震局局长燕为民、副局长刘家愚一行在永州市地震局局长张泉、副局长刘文军等人陪同下到江华瑶族自治县考察数字化地震自动监测台筹建工作。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0年12月16日是宁夏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组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科普解读称,中国具有科学意义的地震工作即肇始于此次地震,并在此后的近百年中持续发展。1920年海原大地震灾情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利津县应急局积极行动,全力推进地震台站网络建设。8月22日上午,县应急局工作人员根据上级安排,到县地震台调试准备双网络布设工作。近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地区安全构成重大挑战。
记者探访安丘地震台,揭秘地震监测 地下“神器”倾听地球“心跳”近日,尼泊尔连续发生两次强烈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挑动了我市市民惧震的敏感神经。其实,我市地震部门一直都在进行着严密的地震监测。
株洲新闻网3月6日讯(通讯员 刘真湘)日前,株洲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认定“2024-2029年度株洲市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株科协通〔2023〕31号),经株洲市地震局推荐,株洲市科协组织专家评审与公示,株洲市地震台被正式认定为“株洲市科普教育基地”。
◎ 采写丨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沈唯记者刘垠 陆成宽7月29日下午2点,瓢泼大雨中,河南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封丘站)的数据观测人员李小丽,顺着熟悉的小路走进气象观测场,顶着拍在脸上的雨水,打开百叶箱,记录下温度计上的数字。
今年,中国大陆第一座观震台——佘山观震台迎来150岁,“从今年开始,我们将继续加强深井观测、海洋观测两大技术的迭代和落地。”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陈乃其说。两项技术都不简单,一个要在海洋里建台站,一个要在地表以下接近一栋摩天大楼高度的深处建台站,而这两项技术均为上海在全国首创。
做地震科研20多年,四川地震台副台长苏金蓉对地震信息服务的迫切性感受尤为强烈:“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是减轻地震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201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地震预警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