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彤手握水杯,拿起,喝水,再放下。这一组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对杨先生来说却可谓“奇迹”。14年前,他遭遇了一场车祸,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导致四肢瘫痪。借助“脑机接口”和机械手,他重新获得了活动能力。这项技术来自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眼下,机器人产业正在常州掀起热潮。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彦6月14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州节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制造基地里,工作人员对数十台多款柔性智能协作机器人进行全系列测试。通过测试后,部分产品即将发往浙江,投入宁波、义乌等地的高新企业生产线。工作人员测试机器人。工作人员演示机器人咖啡机拉花。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近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工业高分辨3D层析检测设备,入选工信部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目录(第一批)。在微亿智造内部,该设备又被称为“灵眸OCT”,顾名思义,这是一种超精细图像识别机器人。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机器人是科技创新领域的璀璨明珠。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的江苏,正全力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发展,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推动机器人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常州市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近日印发,为我市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描摹了路线图。武进区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在规模集聚、创新能力、产业生态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4月10日,记者走进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工业机器人测试实验室,一台六轴机器人正缓缓移动机械臂,零点零几毫米的运动偏差被灵敏捕捉,录入实时数据库。这是国内首家通过CMA资质认定和CNAS实验室认可的工业机器人测试实验室。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_市县动态】2024年,常州规上工业产值首破1.7万亿元,达17523.1亿元,同比增长3.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新能源产业持续升级,为工业经济注入新动能。2024年,全市新能源领域“应用”环节完成产值4250.4亿元,同比增长12.
□本报记者 徐蕾 通讯员 吴小燕富兴机电生产现场。 王锐摄日前,小米新一代机器狗“铁蛋二号”冲上热搜,其不仅可以做出前跳、后跳、避障等基础动作,还能完成后空翻、太空步、倒地起身等复杂动作。要实现如此强大的运动能力且保证动作的精细度,高效且平稳运行的电机功不可没。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让机器人上岗生产线,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并走入各种现实生活场景。力争到2026年,在中国机器人产业中成为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和集成应用高地,年产各类机器人整机10万台,产业总规模突破500亿元。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机器人通过语音告诉客人“我也要上电梯哒”近日,常州城市地标建筑——现代传媒中心一楼万景酒店的接待大厅内,外卖小哥把住店客人订购的物品,放入一台外形时尚的“九号方糖”送物机器人内舱,在顶端的控制屏输入房间号,点击“开始派送”,下端安装四轮滚轴的机器人自动启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大到天幕玻璃、动力总成、座椅,小到门框密封条、各类螺栓,超过3000种的零部件随着不同的输送通道到达指定位置;机械臂上下挥舞、灵活作业,高效的同时还极为高质……近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团走进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充满科技感的生产制造景象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