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格罗,19世纪的法国绘画大师,但他的命运堪称离奇:生前红极一时,死后却迅速销声匿迹。为什么?并不是画的差。哪怕在我们今天看来,他笔下的天使、仙女、圣母、精灵乃至农妇、孩童,依旧也可以称之为堪称完美,甚至“过于完美”。
当威廉·阿道夫·布格罗这个名字被问起的时候,可能想到最多的两点是:一、他是拉斐尔的死忠粉;二、他是个创作狂,一生创作了八百多幅画作。出生于19世纪,布格罗因他的现实主义绘画而成名。他的作品大多描绘了神话和宗教性题材,尤其注重女性人体画。他对人体手足、皮肤的描绘达到了极致。
威廉·布格罗1851年完成的油画作品《兄弟挚爱》,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幅作品时,也许会产生疑问,它到底是宗教题材作品还是世俗生活作品,因为布格罗深受其牧师叔叔的影响,早期创作了很多严肃的宗教历史场面油画,而这幅被叫作《兄弟挚爱》的母子三人为内容的油画中,一个金发幼儿、一个棕发儿童的特征,很明显就是圣子基督和圣约翰,圣母玛利亚为世俗的普通人装束,画面中没有其他任何表明宗教身份的圣器,没有刻意体现宗教题材的氛围。
文 | 大雨798法国学院派画家查尔斯·阿玛布尔·勒努瓦(Charles Amable Lenoir 1860-1926年),出生于法国西部城市滨海夏朗德省的拉罗谢尔附近一个小镇。查尔斯·勒努瓦作品拉罗谢尔是法国最美丽的城市,是大航海时代法国最重要的海上贸易港口。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裸体美大师,古典主义巨匠 。他是法国19世纪学院派最重要人物,曾先后在安格尔画室、法朗索瓦·爱德华·皮柯特工作室接受训练,后入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以及到罗马进修。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 - 1905年),生于法国拉罗谢尔,画家,法国19世纪学院派最重要人物。曾先后在安格尔画室、法朗索瓦·爱德华·皮柯特工作室接受训练,后入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以及到罗马进修。
在一片褐色的海礁旁,两位年轻女子沐浴后小憩。一位女子将洁白的浴巾铺在沙滩上,侧身坐在上面,乌黑的长发滴着水珠,清澈的目光顾盼四周,好像在寻找什么;旁边的另一位女子一只腿站在沙滩上,身体前倾,双手放在礁石上,侧过脸望着坐在地上的女子。
1、芙林达创作年代: 1852年创作者:弗朗斯·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 英国规 格:179.1cm×244.5cm存藏处:伊利莎白二世收藏这是一幅抒情而优美的浪漫主义作品。画家描绘了十几个美丽少女,围坐溪边,似乎欲下水洗浴,有的半裸,有的欲脱衣。
有人说,源于西方的油画之所以能形成广泛的影响并成为世界性绘画画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方油画中大量经典的女性主体油画作品。这个看法是否正确我不好肯定,但不能否认,在西方油画史上,以女性为主题和主体的人体油画作品占了相当比例,不仅是西方油画的一大特色,而且是西方油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艺术总是能够快速的让人产生共鸣,在艺术诞生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会有一些艺术家奉献一生的时间去完善演变,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代表去象征着一个世纪的艺术史,而这些人是少数的,毕竟这是他们一辈子的事情,也给现在的许许多多的画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艺术感悟和灵感表达,即使是专业与非专业之间,他们总是在继承着那些过去经典艺术的成就带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