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汉文字”系列——词语“中国”】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探古追昔,何以中国?“中国”一词,你知道是从何而来的吗?在几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它已然出现。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内,展出了三个特别的词汇,分别是“中国”“河南”“安阳”。
(央视财经《中国国宝大会》)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西周师虎簋,造型宽而矮小。敞口、鼓腹,简洁的线条,使得这件三千年前的簋,极具现代感。师虎簋上的铭文记载了在周懿王元年,周懿王对“虎”的一次任命。其中有一句铭文,“王元年六月既望甲戌”,表明了任命发布的时间。
文字/雾声编辑/雾声前言周朝是我国文字历史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时间是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青铜器是周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节选自新近出版的《三代遗风——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经授权刊发。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游客,或许会发现园区中有两件看似古老的青铜器,一为三足圆鼎,一为四足方鼎。方鼎铸造于1992 年,模仿典型的西周青铜器,腹部有鸟纹与突起的乳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