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两百多万人外出,主要目的地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徐州是科教文化名城、区域人才高地,拥有1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近20万人,高校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淮海经济区城市首位,在省内仅次于省会南京。
徐州是全国科教名城,全日制高校、在校大学生、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均位居江苏省第二位。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徐州高新区,从高端装备、新能源到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产业层次高、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的14个项目,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让患者就近能看病,还看得好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至关重要。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江苏扬州、镇江等多地的基层卫生机构,探寻这里的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 " 锦囊妙计 "。这些基层优秀人才,有的是新江苏人,已经扎根当地;有的是名老中医,成立工作室焕发光彩。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人才是第一资源,江苏各地持续出台各项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就业创业。发布“技能贷” 张家港让技能变成“真金白银”靠技能也可以贷款了,四月六日,张家港推出面向技能人才专属的信贷产品——“技能贷”。
基层检察人才“难招难留”问题亟待解决。在殷勇看来,造成基层检察院人才难招难留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司法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检察队伍转型升级、专业素质要求提高、人才正常流动等客观原因,也有招录、保障等配套政策没及时跟上等主观因素,这些都需要统筹解决。
来源:光明日报 4月13日,第二届江苏宿迁人才周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宿迁发布“人才新政16条”,围绕人才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在补贴发放、项目支持、载体建设等方面拿出真招实策、真金白银,为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提供助力。
新华社南京4月20日电 题:近悦远来 留“宿”不“迁”:喜见人才苏北“飞”新华社记者陈圣炜作为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苏北的宿迁在长三角城市群的角逐中并不显眼,“留不住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得益于不断改善的工作环境和人才政策,越来越多的人才“飞”向苏北。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伟娟/文 赵杰/摄)1月25日江苏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发表讲话,他用三个“历来”描述了他眼里的“江苏人气质”:江苏人历来勤劳智慧有自信,江苏人历来实干坚韧敢创新,江苏人历来低调务实不张扬。
近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卫生健康局发布“致全县高考生的倡议书”,倡议学医并承诺安排岗位引发关注。正值高考后填报志愿,南都记者发现,多地出台政策鼓励考生学医并返乡工作,江苏省张家港市、太仓市等地拿出真金白银,资助奖励报考医学类专业的优秀学生。
近日,一篇《醒醒吧,南京!你为什么留不住优秀的年轻人?》的文章,在不少人微信朋友圈刷屏。该文作者、财经评论员杨国英以南京知名高校毕业生留在南京的人数太少举例,声称许多优秀年轻人正“逃离南京”。“这几年,我所接触的优秀应届毕业生,除非是江苏本地人,大都选择离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