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微博上发文,大赞方便装的桂林米粉美味可口。《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美食类纪录片,自从该片热播以后,《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也被人称为中国最会吃的人。
来自东北的小游客在开心地品尝桂林米粉(资料图片)。记者唐艳兰 摄一座城市有它独特的味道和集体记忆。对于“老桂林”而言,打开一天的正确方式是一碗冒着热气的米粉。雪白顺滑的粉,有嚼劲的牛肉和锅烧,脆香的黄豆粒,拌上回味无穷的卤水,落胃的瞬间,同时抚慰了桂林人的嘴和心。
暑期旅游旺季即将结束,回到家乡的游客对桂林米粉念念不忘,网上又掀起了一阵对桂林人能天天吃桂林米粉的羡慕。有不少桂林人也在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媒体上留言,不但分享了自己珍藏的“宝藏米粉店”,还有人专门写了“米粉攻略”,详细地介绍了米粉各种肉菜的区别。
↑桂林市裕兴食品有限公司的预包装米粉。 记者谭熙 摄↑桂林三养胶麦生态食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保鲜米粉。 记者谭熙 摄↑桂林三养胶麦生态食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 记者谭熙 摄“老板,二两米粉,牛肉锅烧。”这样一句话,每天都能在桂林大街小巷的米粉店里听到。
一碗螺蛳粉,红通通的辣椒油浮在表面,鲜美的汤汁浸入每一根粉条。美美地嗦上一口,酸爽、爆辣的口味让人直呼上头。小小的螺蛳粉,是柳州的大名片。螺蛳粉有什么魔力,能俘获亿万“吃货”的味蕾?它是如何带动当地居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又是哪些创新举措,让螺蛳粉从柳州走向了全国?
欣赏过桂林的美景,很多游客会选购一些桂林伴手礼馈赠亲朋。日前,记者走访市场采访了多家桂林土特产店,经营者告诉记者,随着伴手礼的品种增多,“桂林三宝”已不再“一支独秀”,但由于其知名度、标识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因此不少来桂林的游客依然会点名购买,所以都会买点,“桂林三宝”的总体销量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