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老屋,位于丁家村街中偏南,座东朝西,两间瓦房,后又扩建为三间瓦房。老屋的前面是街西,后面是黑土堰。老屋旧址老屋分为四间房间,一间堂屋和一间厨房。屋后是一个大院子,院子东北角分别建有一间猪圈和一间牛圈;西南角有一个小厕所(茅坑),院子外紧挨院墙还建有一个大厕所。
明天就是5月1日小长假了,4月30日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商量去哪里玩几天,爸爸妈妈说去旅游景点,我说去儿童乐园玩,这时旁边的爷爷说话了,这个假日我要带你们回老家,看看生我养我的地方,顺便让你们了解一下老家的风土人情及咱们的家史。
每年的八月十五我就会想起故乡,想起小时候的外婆家的土房子,想起坑坑洼洼的泥墙上贴的还珠格格、古惑仔的海报,想起“堂屋”里面外公亲手做的木板凳,想起“撅着个大屁股”的老旧电视,每次换个频道要把天线扯了又扯,滋滋啦啦的雪花声冒个不停…70、80、90年代再到21世纪,时代变迁,儿时的家,充满回忆。
其实,对于老屋来说,它不仅仅代表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少年时光的留恋,更多的还是一种对往昔岁月的珍那时,每天上学前,母亲总会用那双粗糙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的头,嘱咐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老师的话,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父母亲的那份辛苦,平淡却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