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先生一直患有慢性胃炎,今年做胃镜检查时,医生告诉他,检查发现他的左侧梨状窝可见粗糙菜花样新生物,不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这个位置的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因为发病部位隐蔽、不易被早期发现,患者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治疗的远期效果不理想。
崔先生一直患有慢性胃炎,今年做胃镜检查时,医生告诉他,检查发现他的左侧梨状窝可见粗糙菜花样新生物,不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这个位置的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因为发病部位隐蔽、不易被早期发现,患者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治疗的远期效果不理想。
据了解,患者李大爷今年快80岁了,30多年前因结肠肿瘤行手术根除治疗,近期因腹部闷胀不适来我院做胃肠镜检查,谭丽主治医师在给患者做肠镜检查时没有看到明显异常,但是胃镜检查时,在下咽部的一侧及食管下段共发现了两处微微发红的粘膜,前者面积如3枚铜钱般大小,后者面积如指甲盖大小,随即使用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早癌识别神器--放大+染色内镜进行观察,还分别进行碘染,判断这两处都不是正常粘膜,随即“咬”了一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科蔡海宁医师仅仅通过一丁点组织,判断这是高级别异型增生,即早癌,随即收住消化内科住院治疗。
儿童胃镜纤细柔软,直径大约0.5-1厘米,容易吞咽,它可以从口腔深入胃中,通过成像系统,实时拍摄胃里的图像,就像一台架在消化道里的摄像机,实时直播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真实情况,不仅能观察到微小的病变,还可以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是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最佳选择。
前天上午,一位65岁的男性“慢性咽炎”患者来做胃镜。他自诉患“慢性咽炎”有半年之久,科室吃药不见效,医生建议胃镜检查,看一看食管。结果发现疑似下咽早期癌,见下图:下咽早癌好在发现得早,可以进行内镜下治疗。见下图。如果耽误了,预后非常不好!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一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魏志介绍,胃镜下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多达90%胃癌发现时即为晚期的原因正是早期胃癌发现率低,胃镜检查恰恰是早癌筛查最准确的方法,医生通过它可以直观且精确地发现病变,对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消化道肿瘤的诊治大有帮助。
60多岁的张大爷,平日里身体硬朗,没有其他的爱好,就爱抽烟、喝酒,一包烟、一斤酒是每日最低的量,每一年张大爷都会定期体检,一个月前的胃镜检查发现左侧梨状窝粘膜粗糙不光滑,既没有咽部疼痛的不适,也没有吞咽不畅的症状,消化内科医生也拿不准是什么,建议其到耳鼻咽喉科主任刘蓉蓉处进一步排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唐寿锐 通讯员 张潇月)近日,莱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成功实施本院首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莱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在手术治疗方面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该院多学科协作在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张大伯今年67岁,平时身体好,酒量也好,多年来每天都要喝上两顿酒,一天下来得喝约半斤高度白酒。不查不知道,胃镜检查报告显示,虽然他的胃黏膜没有异常,但是食管和下咽部发现了两处黏膜异常,病理提示是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胶东在线9月20日讯(通讯员 张潇月) 近日,莱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成功实施本院首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该院耳鼻喉科在手术治疗方面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在助力患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