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挺立■宋鹏铁列克提边防连位于两座大山之间的“喇叭口”上,这里是乌拉尔山冷空气南下的通道,每年6级以上大风要刮250多天,最大风力可达12级。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对这里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插图:唐建平我们的汽车沿着巴尔鲁克山,向着连队进发。
经过70多年的绿色接力,“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图为右玉县四五道岭景区。李秀山摄 中新网太原10月24日电题:山西右玉:绿水青山催生富民之路作者 杨杰英 张志武深秋的山西右玉,风光旖旎,壮美如画。
冬染霜林,中华大地上,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河南兰考各自铺展开美丽的生态画卷。三棵不平凡的树——“功勋树”“荣怀杨”“焦桐”矗立其间,目睹风沙贫瘠之地的沧桑巨变,守望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焦裕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进行着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实践。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7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三棵树”的守望》的报道。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挺立着三棵非同寻常的树。一棵小叶杨、一棵落叶松、一棵泡桐,树种平平无奇,在当地却有着家喻户晓的称呼:“荣怀杨”“功勋树”“焦桐”。
初冬之际,漫步于广袤的三秦大地,白色“风车”傲然耸立于劲风之中,蔚蓝“矩阵”整齐排列于旷野之上,人在景中走,更似画中游。这片浸润着“信天游”、传唱着“秦腔”的黄土高原上,华能人正在这里写下追“风”逐“光”的新时代故事。
从天空俯瞰,北纬38度,东经106度,面积2767平方公里——宁夏吴忠红寺堡区,居住着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的西海固20多万移民,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西海固,曾是贫困的代名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青海油田坐落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茫茫戈壁大漠中。有民谣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中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职工一代接着一代干,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河北鸿蒙风电项目完成吊装。刘雅轩 摄康巴诺尔湿地公园水光潋滟鸥鹭翔集。温利 摄□通讯员 吴文娟康保县有一种常见的灌木,叫柠条,1米左右高,枝上有尖刺,开黄花,根系极为发达,耐旱、耐寒、耐高温,是当地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 12月2日至1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6届缔约方大会(UNCCD COP16)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新华网携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针对我国“三北”地区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拍摄3集系列微纪录片《荒漠重生》。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筑牢绿色长城 守护祖国北疆——“三北”工程的治沙奇迹新华社记者这是一道绵延不断的绿色长城——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三北”防护林工程像绿色卫士一样阻挡着风沙的侵袭,守卫着我国北方辽阔的疆土。
新华社银川11月3日电题:一个“沙漠县城”的绿色蜕变新华社记者艾福梅、白舸秋收过后,农民王新福把金灿灿的玉米棒堆在院门口的平地上,等待脱粒后卖。然而,这种在很多地方稀松平常的事却让这位53岁的西北农民充满感恩。
3月10日“时代楷模”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0岁从军40年张连印曾指挥过千军万马却在自己退休之后掏出全部积蓄在老家的荒山上植树20年来,共植树1.8万余亩栽种205万余株他也被网友称为“绿化将军”“树司令”从山村孤儿到共和国将军他“给咱张家场人争气!
央广网巴彦淖尔4月12日消息(记者魏全民)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挑战并存的土地,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源头。地理位置特殊,介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带与半干旱带之间,处于“三北”地区中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中部核心地带,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