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4月29日17时讯(记者 唐蜀春 冯珊)2014年,正团级退役军官何苦“卧底”重庆棒棒行业,拍摄出了纪实作品《最后的棒棒》。目前,记者得到消息,这部由华龙网出品的13集纪实片,将于5月3日起在华龙网视频频道陆续播出。
引言2014年,退休正团级军官何苦花一年时间,去记录一个正被时代所抛弃棒棒。他走进重庆解放碑自力巷,拜棒棒老黄为师傅。最后的棒棒人物就从自力巷53号开始,底层小人物在时代变迁与社会转型当中,各自书写了平凡的一生。
重庆有一种特殊的职业“棒棒”,与搬家运货不同的是,棒棒干的都是体力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棒棒这一行业逐渐没落,为了去了解真正的棒棒,原是中校转业军官的何苦导演踏上了一年的棒棒之路,为我们带来了这部心血之作《最后的棒棒》。
“棒棒”,是生活在古城重庆的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计,完全依靠一根“棒子”。以往,人们对于他们的认知,基本都停留在讨价还价、完成一件件体力劳动的层面上,却鲜有人将棒棒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呈现出来。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在爱奇艺热播,掀起了一股现实题材纪录片的热潮。
何苦怀揣1300元的生活费来到重庆解放碑自力巷53号,拜资深棒棒老黄为师,通过记录老黄、老杭、老甘、大石、以及河南这几位棒棒来描述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时代的潮流下的命运曲折,并且把这一年多里的所见所闻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红星深度】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2021年3月9日早上,老黄走了,终年72岁。这个在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中沉默坚韧、倔强节俭的老人,在“病退”后从重庆解放碑旁的自力巷回到永川女儿的身边,度过了生命中最后7年的清闲日子。
《最后的棒棒》是一部深刻描绘了重庆棒棒军生活的纪录片,它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朴素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这一群体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尊严。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老黄、老甘、老杭、河南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故事和性格特点。最后的棒棒老黄是纪录片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形象是坚韧和乐观的代表。
作为万千重庆百姓人民的一员,我想说说我的故事:小时候住在巴南区麻柳嘴镇群租房,父母做衣服百货生意摆摊,每周都和父亲要坐船去朝天门大生,金海洋,港渝广场拿货,衣服都是按斤数卖,进货完了就去解放碑八一路吃饭。
游走于城市边缘,半世梦背扛肩担,病身老寄谁人怜,为家人情愿意甘;城市中劳苦半辈子,在城里仅为过客,回老家却已陌生到不适应,老杭也好老黄也罢,最后兜兜转转,为了家人自己,只能重操旧业,即便身体不允许,却也无可奈何。
“棒棒军”对现在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新奇的词汇,但在上世纪的重庆,棒棒军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职业。几十年前的重庆街头,总会有大量的棒棒军在沿街揽活,这些棒棒军大都是个体户,想要有活干就需要自己蹲守在街头去寻找客源。
3月9日上午,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主人公老黄去世,享年72岁。该片导演何苦说,老黄不仅是纪录片的主角之一,也是他人生路上的导师。“他没有太多的文化,他用他的力气、坚韧和勤劳,教我认识了一种不一样的精神。”得知这个消息,网友们纷纷留言悼念老黄。
军人转型纪录片导演的重庆人何苦,自编自导自演的纪录电影《最后的棒棒》已于17日全国公映。这部脱胎于同名剧版纪录片的纪录电影似乎出师不利,截至昨日19时,3天票房57万,豆瓣评分6.6,远低于剧版9.7分的亮眼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