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吃“龙食”是这一天的重要传统,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的食材和饮食习惯,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龙食”。吃春饼被称为“吃龙鳞”,吃面条是“吃龙须”,吃饺子是“吃龙耳”,吃馄饨则是“吃龙眼”,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在这一天,各地的人们会按照当地的风俗,吃一些有吉祥寓意的“龙食”,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祈愿一年开个好头,风调雨顺。常见的“龙食”有:龙耳——饺子、食龙头——猪头肉、龙须——面条、龙鳞——煎饼等等。
封面新闻记者 舒俊瑜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一年都有好兆头。”在中华农耕文明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便将农历二月二日作为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好日子。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按照京城百姓的食俗,讲究“揭龙鳞、咬龙耳、吃龙胆”,图个好彩头。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华天所属“鲁菜泰斗”同和居、江苏菜名店同春园、“中轴线上美食明珠”鼓楼马凯餐厅等传统老字号都应时备好“龙耳”“龙鳞”“龙胆”等民俗美食,供市民花样“沾龙气”。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1日讯 为了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龙口市度假区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童趣二月二 喜迎龙抬头”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民间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伴着鼓乐,两条“长龙”在幼儿园里舞动,紧接着,小朋友们手持龙玩具紧跟其后,有样学样,现场十分热闹。
来源:【黑龙江日报】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