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某某地方人就是怎么样”的刻板印象,这说明地域之间是存在客观的文化差异的。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其实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密切相关,譬如非洲动植物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采集和狩猎,却也让非洲人失去了勤劳奋斗的动力,长期停滞于采集、狩猎和初级农业阶段。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日本脱离大陆成为海洋中的一个孤岛,这种孤悬海外的感觉给了日本一种疏离感、远离感,而这也让日本文化处于一种边缘状态,而在此同时,中国、印度等大陆国家创造出了先进的、灿烂的文化,这让日本感受到了自己的落后,于是日本开始积极地向外进行交流,以此来吸收周边国家的先进文化,正如在唐朝时期有着众多的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其中,水与河流是人类最初选择生活之所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文明发展进程。史前时期,六安先民依赖河流并傍河而居,从事农业、渔猎等生产生活活动,继而创造早期农耕文明。
文学地理学关注的是地理环境与文学要素之间的各个层面的互动。自文学伊始,就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区域的水文、地貌、气候、生物等自然因素孕育出它独有的文学风格与文学形式,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共同推动着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为1707.5万平方公里。到公元7世纪,斯拉夫人最终分为三支,即西部斯拉夫人、有南部斯拉夫人和东部斯拉夫人,东部斯拉夫人即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