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乐探春节、AI童心绘家乡、AI创意作品征集……这个寒假,北京一些中小学校的学生们拿到了一份别开生面的寒假作业,他们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由AI作为“帮手”;而这些作业背后的设计者、老师们,绝大部分也是首次尝试布置一份AI创意作业。
原题:当作业遇到AI,如何让人工智能成为学习“助手”而不是“枪手”?近一段时间,有关AI也就是人工智能的话题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领域都在尝试以“AI+”或“+AI”的方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借助人工智能的强大能力来高效实现自身目标。
寒假结束,神兽归队。开学一周,面对厚厚的寒假作业以及新学期作业,有老师忍不住吐槽:“这作业咋有一股浓浓的AI味?”在眼下这个人工智能飞速进步的时代,AI已经逐渐融入教育领域,冲击着老师、家长和学生心中最传统的教育观念。充满AI味的作业帮助了学生,还是解放了家长?
原标题:AI作业系统:“定制”让学习更高效“双减”政策下,既要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又要确保学生学足学好,所以科学的作业设计和有效的作业反馈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又是不少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怎么破?深圳宝安区西湾小学正在用实践作答。
如今,人工智能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甚至进入校园。中小学生更是可以在AI的帮助下写作业。老师和家长因此担忧:孩子的真实学业水平是否会受到影响?如何避免“AI+作业”变成升级版的“偷懒神器”?↓↓↓“AI+作业”能为中学生提供多少便利?
近日,英文媒体《南华早报》称:中国有大约6万所学校都在用人工智能来批改学生的作业,每四所学校中就有一所在用。学生们提交的英文作业,打分交由机器完成,而不是人类教师。作文批改系统,要比Word的拼写检查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