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抽检预制构件。图②:山东通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启动全自动钢筋桁架焊接机器人。图①②均为本报记者李蕊摄 图③:在中建绿色建筑产业园机房,设计人员依托BIM技术设计装配式建筑图纸。
来源:人民日报 引子地下2层、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0辆汽车——建造这样一栋大型停车楼,需要多长时间?“若按传统现场浇筑方式,工期在1年以上,实际仅用了3个多月。”作为济南融创文旅城停车楼项目施工方,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
赵波 青岛报道 1小时顶升一层,顶升后6小时绑扎所有墙体钢筋,60小时完成模板支撑拆运、支设,36小时完成梁、楼板钢筋绑扎……重复该工艺步骤,5天就能盖好一层楼,又快又好。这是中建八局四公司青岛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的造楼机器人作业画面。
2022年6月29日,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和二公司工程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钢筋绑扎机器人1.0完成样机试制,落地济南奥体东12号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暨进行现场结构板钢筋的自动绑扎功能测试,探索一种新型智能钢筋绑扎施工作业场景的可行性。
项目建设用地约151亩,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包括奥体东12、16地块等,距离CBD核心商务区仅3.5千米,承担着“提升高新,领跑济南”的希冀与使命,包含10个单体,其中A、B、C、D楼高度分别为215米、190米、147米、147米,是目前山东省在建最大群体超高层项目。
赵波 青岛报道 1小时顶升一层,顶升后6小时绑扎所有墙体钢筋,60小时完成模板支撑拆运、支设,36小时完成梁、楼板钢筋绑扎……重复该工艺步骤,5天就能盖好一层楼,又快又好。这是中建八局四公司青岛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的造楼机器人作业画面。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9日讯 5月29日,山东省首台套“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正式发布,并在青岛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落地应用,迎来国家、省、市专家观摩。在位于青岛胶州的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以往繁忙嘈杂的工地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包裹在楼顶的蓝色“箱子”。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8日讯 9月6日,“2024建筑应用创新大奖智能建造应用创新发展论坛”在青岛举办。本次论坛以发展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有序推进城市智能建造,由国家建材展贸中心指导、建筑应用创新大奖组委会主办,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办。
原标题:这个“造楼机”上阵 5天能盖一层楼5天就能盖好一层楼,建造效率大幅提高,而盖楼所需的工人却在大幅减少,能节省60%的人力,这便是“造楼机器人”的神奇所在。日前,山东省首台套“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在青岛落地,这也是全省首台“造楼机”。
来源:人民日报 地下2层、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0辆汽车——建造这样一栋大型停车楼,需要多长时间? “若按传统现场浇筑方式,工期在1年以上,实际仅用了3个多月。”作为济南融创文旅城停车楼项目施工方,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
赵波 李自强 青岛报道 5天就能盖好一层楼,而且盖楼需要的工人大大减少,大约能节省60%的人力。这都得益于造楼机的应用,实现了住宅楼的高效智能建造。近日,“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在青岛落地,这也是山东省首台“造楼机”。
来源:人民日报图①: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抽检预制构件。图②:山东通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启动全自动钢筋桁架焊接机器人。图①②均为本报记者李蕊摄图③:在中建绿色建筑产业园机房,设计人员依托BIM技术设计装配式建筑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