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山东临沂的赵奶奶今年已经98岁了,但是老人家的身体仍旧很硬朗,面色红润、双眼有神,也不弯腰驼背,走路也不用拄拐杖,自己住在村里的旧房子里,儿子闺女都在市里成家了,本来想接她过去方便照顾,但是老人家不想麻烦子女,自己也在城里呆不惯,就自己呆在乡下。
虽然九十多岁的老人大有人在,但是他这种精神面貌,无人能比,这位老人,生于民国十四年的河南农村,地地道道的农民,目睹过日军的暴行,亲历过黄河大决堤的惨状,在1942年的大逃荒中,西去陕西,在一家富农家中当长工,后返乡又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艰难的岁月磨练出了他坚强的意志。
我父亲今年是98岁了,他现在还能够生活自理,能够走一万步,还能够爬山,确实是不可想象的,老父亲确实是创造了奇迹,我要向老父亲学习,其实父亲能够长寿的原因也很普通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大家实际上都能够做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江苏南京,有一位大爷,今年98岁,每天早上7点多挤公交去上班,工作9小时,而且还要喝点小酒,60多年不曾改变。他叫沈燮元,成天泡在南京图书馆研究古籍,桌前摆满了资料,多年来,不骄不躁,同批工作的人早已身居高位,他仍旧默默搞着自己的研究。
人老了,退休了,心中无事,身上无病,万事皆安。是不是在你的印象里,老人的生活,就是以上这样呢?美国作家罗伊鲍迈斯说过:“最主要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核心都在于缺乏自我控制。不由自主地花钱借钱,冲动之下打人,工作拖拖拉拉,饮食不健康,缺乏锻炼,长期焦虑,大发脾气。”
自古至今,重阳节都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1989年,这个日子被正式确定为老人节,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我前几天发了个贴子,讲人生各阶段都需要自律和努力,有网友评论说,七十多岁了,该吃吃该喝喝,努力已经晚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老年人也要自律,比如说,公交车上不能依老卖老,强迫年轻人让座,比如说,老年人,只要是还能自理,就不要去要求子女给养老钱,更不能要求子女侍候你,不能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