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泽5月4日,央视《朝闻天下》报道了淄博市的“长者食堂”。在该市沂源县和桓台县,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在“长者食堂”吃上一日三餐,60-69岁,个人拿2元钱;70到79岁,个人拿1元钱;80岁以上免费。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湛江日报5月7日以《长者食堂暖人心,社会治理显温情》为题,报道了廉江市安铺镇长者食堂就餐的情景:长者食堂人头攒动,前来就餐的老人络绎不绝。志愿者们在厨房里忙碌着,为老人分发鸭肉、炒包菜和例汤。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桓台县起凤镇华沟村长者食堂内,老人们正在就餐桓台县索镇街道李家村长者食堂就餐老人2月14日收到工作人员赠送的玫瑰花华夏孝之源华瑞园服务站老人们在排练合唱“银发”时代跑步到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只是每个家庭的期盼,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原创 健康报 健康报评论近日,北方某城市的长者食堂运营遇到困难,不少长者食堂停业的消息受到舆论关注。据调查,造成停业的原因是财政补贴难以到位。自2016年起,中央财政连续5年共计投入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近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建成长者饭堂138家,已实现长者饭堂镇(街)全覆盖,全市“银龄安康行动”60岁以上老年人参保率达100%。
近年来,淄博市聚焦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已建成长者食堂733处,80%以上分布在农村区域,午餐月均服务老年人30万人次以上。如何让长者食堂实现可持续健康运营,是困扰很多村居的难题。食堂有了“造血”功能,才能办得久、办得好。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5日讯 为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昌邑市积极推进“长者食堂”建设,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营养丰富、价格实惠的“暖心饭”。临近中午,在都昌街道的一处“长者食堂”内,老人们坐在餐桌前,一边享用着可口饭菜,一边开心地话家常。
长者食堂早餐要不要取消?近日,北外滩街道搭建“滨芬议事会”平台,让“社区事社区议”。据了解,“滨芬食光·熊猫饭堂”位于百官街18号,是北外滩街道首家社区长者食堂,可容纳约70人用餐。食堂自面向公众开放以来,迅速成为了周边老年居民就餐的新去处。
记者 李静 王开智 济南报道 近年来,各地长者食堂办得如火如荼,成为解决好老年人“一餐热饭”的重要探索,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民生工程。而这期间,长者食堂背后的经济账单也暴露出可持续性难、运营成本高等痛点和难点。众口难调下,如何让长者食堂“叫座又叫好”?
遍布上海的长者食堂为各个社区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了便利但近日,市民龚先生反映石泉路街道兰田片区社区长者食堂选址和设计不合理本是为民服务的好事却没有做到位吃饭先要爬楼梯龚先生说:“食堂设在街道兰田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去食堂吃饭,要先爬九到十级台阶进入党群服务中心,再爬二十几级台阶上
记者:彭晓玲 揭书宜 陈杨园民以食为天,无论是何年龄段的人群,用餐一定是刚性需求。随着老龄化加剧,老人食堂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少在社区内开设的食堂项目主要客群就是老年人,而为了吸引老年人,结合了零售、文娱等多元化的复合型项目浮出水面。
当下,一些年轻人开始青睐长者饭堂,甚至希望将长者饭堂变成社区饭堂。8月8日,广东省民政厅上线“民声热线”节目回应称,这是长者饭堂建设的方向,更多居民到长者饭堂用餐,有助于它们实现更加长远、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