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名而来的外来主播都把这里形容成一座山,只要一次爆单就可以直抵山顶,在连爆中坐等命运翻盘。自从疫情形势放缓之后,他们便“像割韭菜一样,来了一茬又一茬,走了一茬又一茬”。在北下朱,直播带货分为两种模式:在直播推销中,主播自行把货品上架在抖音、快手的购物“小黄车”,再按后台单量从批发商那里拿到货源,打包后转由快递发出,售后自负;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亚芳VVIP服务是什么?在4月16日的中国数字贸易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上,415全球创富季“最牛老板娘迎客天团”正式成立,由市场百位“最牛老板娘”为海外采购商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VVIP”服务。
从在夜市摆摊,到从事房产与建材销售,到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接触内贸、给品牌公司供货赚到“第一桶金”,再到后期接触到电商,进而顺势杀入快递行业……这是义乌90后美女老板施云兰,一段不满足于安逸生活的创业路。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依美 记者 张云山1月10日下午,“数字创富”的颁奖盛典在义乌荣耀举行。400多人现场见证60位最牛老板娘的诞生,100分钟的直播吸引了线上50.5万人围观,一时刷屏了全球商贸行业的朋友圈,这无疑又是一场出圈的年度大活。
行走在义乌小商品城,很容易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打上照面。黎巴嫩采购商哈桑是“新人”,今年第一次来义乌,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正在选购儿子发来的物品清单:乒乓球拍、被套、家具,等等。而来自委内瑞拉的采购商罗纳德则是义乌的常客,他在广州有一家贸易公司,一年来这里3次。
【来源:上观新闻】这些年,学外语已经成为义乌的一个流行词。今年50岁的单晨晓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3楼经营装饰工艺品生意。早上8点30分,义乌国际商贸城刚刚开门,她就到了店里。简单收拾一番后,她从包里掏出手机和学习资料,开始晨读,先用手机单词软件背单词,再根据资料复习学过的句子。
天下网商 叶晨编辑 王诗琪“生活在别处。”经营出租车快20年的义乌司机老胡不曾想,一百多年前法国诗人兰波用来勉励青年走出去的话,如今能和自己搭上共情。“感觉这两年因为疫情客商少了些,真要赚钱,不如去杭州。”他爱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