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19日讯(记者 林玟珊 潘润华)采用“数字疗法”的言语训练设备、通过震动颅骨传播声音的骨传导助听器……近日,在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残疾人辅助器具体验与培训日活动在龙华区民治街道职康中心举行,一批智能化辅助器具产品亮相。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今天(12月3日)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助盲眼镜、智能仿生手等各类科技产品,正在为残障人士享受“无障碍”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浙江杭州,记者见到了一位双手缺失的残障人士。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技日报 ,作者深瞳工作室 科技日报.《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今天(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助残日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5月18日,由中残联主办,北京市残联承办的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大厦)举行,十几款科技助残创新产品亮相,让残疾人朋友看到了科技助残、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和希望。
5月15日,江苏第一家辅助器具租赁资源中心在南京对公众开放。柔性外骨骼机器人、可供渐冻症患者或脊髓损伤人士使用的眼控仪、帮助残疾人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下楼梯的爬楼机……在省残疾人辅助器具租赁资源中心(南京站),这些高科技辅助器具一应俱全。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潘之望5月21日是第三十三个全国助残日,2023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开幕,大批智能化辅助器具产品同时亮相。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北京已有42.5万持证残疾人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平台申请“低价”购买了93万件辅具。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31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任建新 文/图)科技让公益更简单,公益让科技更温暖。近年来,深圳不断借力“新质生产力”,鼓励创新,研发出了一系列更科学、更智能化的残疾人辅具,为助残事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为广大残友点亮了新生活的曙光。
央广网北京11月20日消息(记者王晶)以科技创新助力创造残疾人美好生活,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将于11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是“科技赋能,共享福祉”,展会规模达22000平方米。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评论员 毕研华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彰显了社会对于残疾人群体深切的关怀与重视,更指明了科技在助残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巨大潜力。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毕研华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彰显了社会对于残疾人群体深切的关怀与重视,更指明了科技在助残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巨大潜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见习记者 刘胤衡)智能旋转座椅、智能仿生手和仿生腿、电子导盲犬……在11月28日开幕的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上,一批黑科技亮相,为功能障碍者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