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鸿雁》不知听醉了多少人,古人用鸿雁托书,鸿雁代表了我们家乡、亲友的思念。为什么人们这么喜爱聆听或演绎这首歌,或许在这温暖的旋律里,就像一本书一样厚重,像一幅画一样绚烂,像一杯酒一样浓烈...一首歌一册书内蒙古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
我们结合《鸿雁》分析中国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目的是寻找共同的中华民族音乐基因,挖掘民族音乐的精髓,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让更多、更好的优秀民族声乐作品歌唱生活,颂扬美好,发挥音乐作品在和谐社会建设、推进文明进步中的独特作用。
写在前面的话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像镶嵌在塞上江南这片沃土上的一颗颗宝石,璀璨夺目,历久弥新,成为巴彦淖尔独具魅力的音乐名片。今天,再次唱起这些旋律优美的歌曲,不仅勾起了几代人的回忆,更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鸿雁》是一首源远流长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原名《鸿嘎鲁》,大约传唱于19世纪后期。“鸿嘠鲁”是“白天鹅”的意思,并非是鸿雁,它原本是一首传统的乌拉特敬酒歌曲,节奏较快。到上世纪50年代,由于翻译词义的演变,把“白天鹅”译成了“鸿雁”,歌词的大意也有所变化,由敬酒歌变成了思乡曲。
《鸿雁》是一首渊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曾作为热播剧《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曲,由著名音乐人吕燕卫先生填词并制作。《鸿雁》里有你的乡愁,有你的成长,于是家乡就成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想一想曾经的过往,用力的遥望未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挂在天堂。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古韵飘香·传唱经典《鸿雁》《鸿雁》是一首渊远流长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曾作为热播剧《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曲红极一时。《鸿雁》不仅是蒙古族人民情感的寄托和表达,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