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瞩目中,马斯克携手xAI团队带来了全球首个在20万块GPU上训练的AI大模型——Grok-3。这一创举不仅标志着AI技术的新里程碑,也迅速在多个排行榜上崭露头角,力压o3-mini(high)和DeepSeek-R1等强劲对手。
2025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全球数家科技公司竞相发布了其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最新版本。这些大模型具备更快速的回答能力、更强的多模态能力以及增强的推理与生成能力等,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的使用体验,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动能。
这篇文章里,作者做了一次综合的价格对比分析,或许可以为关注大模型使用费用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帮助。在满足项目调研要求的过程中,我们专注于国内主流人工智能模型的费用情况,实施了一次综合的价格对比分析,旨在为您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本文针对国内外主流AI大模型的特点、优劣势及最新进展进行梳理。本文针对国内外主流AI大模型的特点、优劣势及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包括OpenAI GPT-4、o3-mini、Sora、Googel Gemini 2.0、Anthropic Claude 3.5、xAI Grok-2、Meta Llama 3.3、Mistral AI Le Chat、Deepseek R1/V3、阿里Qwen2.5、字节豆包1.5Pro、腾讯混元、百度文心4.0、讯飞星火、月之暗面Kimi、智谱GLM-4、昆仑万维天工4.0、百川智能Baichuan系列、MiniMax01系列、零一万物Yi系列、阶跃星辰Step系列,把握AI大模型的发展趋势。
大模型时代,开源与闭源模型不断涌现,大模型为AI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开源大模型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也为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 OpenAI o1 正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