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在 75 岁以上的人群中达到 20% 左右。因此,一些作者甚至认为 心力衰竭 是一种老年综合症,导致更差的预后和较高的残障,并且经常与一些复杂的合并症相关,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这可能会进一步使疾病的进程复杂化。
心衰的全称为心力衰竭,该病的发生通常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容易引起心肌损伤的疾病有关,老年人是心力衰竭的高发群体,在患病后能活多久需要根据病情的发展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方式有关,通常不能明确作出判断。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在深秋的一个下午,王叔的心跳突然失去了节奏。他当时正坐在家里,喝着一杯热茶,窗外的树叶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这个曾经在工地上风风火火的男人,如今退休在家,日子过得平静而安稳。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 I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摘要:一种被忽视的疾病,死亡率堪比癌症!最近听到周围的伙伴说到家里老人查出心衰,家里人都寝食难安的,明明老人也才五十多岁,身体还很硬朗。其实心衰就像一辆开了十几年的车,当新车经历时间和使用的耗损后,车的零部件甚至功能都开始老化,心衰也一样,因此多发于有心血管疾病和高龄的人群。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格局从“黄金搭档”“金三角”,升级为“四驾马车”,未来“五朵金花”,甚至“六脉神剑”,将逐渐付诸于临床实践。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良,心衰的病程进展大可延缓,部分患者的心功能好转甚至恢复如常。
今天讲一个患者的故事,这是我的老师和我讲过的案例,老人家今年得有81岁了,慢性心衰30年,高血压史近50年,最近又做了(心脏再同步除颤器)植入手术,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开始出现胸闷气喘的症状,大概是30年前的某一天吧,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心衰。由于程度较轻,医生建议采用药物治疗。
心衰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 5 年死亡率为 50%~60%,与常见恶性肿瘤的5 年死亡率相近。很多患者进展到晚期心衰阶段时不但要治疗心衰,还要治疗一些心衰合并症,患者和家属不仅要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还面临着很大的经济负担。
他曾经在4年前确诊了冠心病,期间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早在去年就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胸闷症状,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的,家人朋友都以为是上了年纪导致的,他自己也深以为然,但今天给他做完心脏彩超后发现其心功能只有36%,我跟他说:“李老师,你可能患上了心力衰竭,下面还需要查下bnp值”,但他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一直在追问我冠心病事宜,根本没有意识到心衰的严重性。
原标题:半数心衰患者确诊后五年内死亡 创新药物有望降低心血管死亡及住院风险东方网8月18日消息:心衰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当心脏无法向全身泵出足够的血液时就会发生心衰。中国有约 450万心衰患者,其中约一半在确诊后五年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