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本次公布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有三项聚焦石器时代。其中,吉林和龙大洞遗址在距今2.8万—2.4万年的地层中,发现了由9块自然砾石构成的人工石圈遗迹,推测应是古人类的简易棚屋遗存。
央广网北京2月20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天(19日)公布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时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展现我国考古工作多学科参与、发掘与研究并重等特点。
今天(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是: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
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武王墩一号墓展现楚国礼乐文化_大武汉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9日讯(记者万建辉)“武王墩一号墓所反映的乐器面貌,与战国早、中期高等级楚墓相比变化较大,大型组合编钟被大量的丝竹类乐器取代,呈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礼乐文化的发展演变。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2月19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网获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本次评选共有6个项目入选,6个项目入围,同时公布了一个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
今天(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是: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万年下汤远古村落的图景是怎样的”“武王墩一号墓墓主人是谁”……日前,“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
今天,“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分别是: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东北亚规模最大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距今1.7-1.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论坛上发布了“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入围项目和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名单。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王笑妃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等六个项目入选。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李雨心 图据四川省文物局2025年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考古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召开,四川马尔康孔龙村遗址获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是:吉林和龙大洞遗址、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这些项目也都进入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初评,详细内容,请关注我们近期的梳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