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国家航天局正式宣布,天问二号探测器已顺利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我国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场跨越4亿公里的“太空快递”任务即将震撼启程。
中国人几千年的“观星”历史在世界天文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过璀璨光辉到近代却历经长久衰微现代天文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为了发展我国天文事业老一辈天文学家历时7年在南京紫金山建成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然而受战火困扰小行星观测和研究工作几度停摆直到1950年5月20日国家
一、小行星2024 YR4:潜在威胁与科学研判近日,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引发全球关注。这颗直径约40-100米、体积相当于足球场的太空岩石,被预测可能在2032年12月22日以约2.3%的概率撞击地球。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中国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备受关注。在4月25日举行的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开幕式暨主论坛上,来自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专家向公众详细介绍中国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并面向全球公开征集首次任务的总体方案以及相关规划。
面对这一潜在的巨大威胁,联合国果断采取行动,决定启动该协议包含了一整套应对机制和准则,旨在为可能发生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将在 2024 年正式启动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该任务采用“伴飞 - 动能撞击 - 伴飞”的模式。
北京时间2024年9月5日0时39分,一颗直径约1.2米的小行星以2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在菲律宾东北侧约25公里高度处解体爆炸。我国监测网首次对预警小行星开展接力追踪观测,标志我国小行星防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独家重磅】据国家航天局内部人士透露,问天二号探测器已进入最后发射窗口期!这个承载14亿人星辰梦想的"宇宙信使",将在未来60天内择机出征,剑指太阳系最神秘的"死亡禁区"——小行星带!▶ 生死时速:太空版"夸父追日"即将上演- 轨道参数首曝光:探测器将以每秒32.
今天(4月2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六号探测器和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器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5月初择机发射。月球是人类开展地外空间探索的理想基地,我国探月的脚步也不停歇。2004年1月23日,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并被命名为“嫦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