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能够成为将军是每一个当兵人的梦想,梦想总归是梦想,立足实际对于很多当兵的人来说,能当上连长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与自己接触的最多的,与自己联系最多的就是连长,很多人当了几年义务兵连营长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团长以上,在他们眼中连长就是最大的官。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小手点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文:娱析编辑:娱析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王成栋,一个出生在农村的普通青年,18岁参军入伍,凭借着勤恳努力和过硬的军事素质,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排长。
在军改前,特别是2005至2009年,军校学员22或23岁毕业,定为中尉副连职排长,当2年排长,当3年连主官,当2年股长,就能当营长、教导员,30岁左右提升为营长、教导员并不少见,标兵连队的连主官可直接提升为营主官。
当时团党委决定从优秀的排长中选拔,直接提升为连长,当时共推荐了五名连长候选人,并提出除政治表现和管理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五项条件:分别是 一要熟悉连排战术,二要会使用坦克电台,三要能操作火炮射击,四要精通驾驶技术,五要个人所有军体项目都能达标。
在部队,到机关有啥好处?这么说吧,倘若,你只想从排长干到连长、指导员,那么,到机关或许是一种多余。但现实当中,有的人想机关,但却迟迟不能如愿,而有的即使到了机关,哪怕仅是团级机关,但回到连队任职之后,便再也没有上来的机会。
某种程度上,年龄是个宝。对于军官来说,无论是晋升还是转业,抑或是技术职称的评定,都与年龄息息相关。在科研院所、技术密集型单位,目前基本上来说大部分都是硕士博士,你如果学历是短板,在未来提拔任用、评职称来说多少会有影响,特别是科研院所,基本上博士,你如果是本科或者硕士,只能考虑从事行政工作,对于这些单位来说,主体还是以技术科研工作为主体。
杨慧军1980年从合肥考入南京陆军学校大专班,1983年6月毕业分配到前线部队任排长。在收复被越军占领的高地时,他有勇有谋、指挥有方,带领38名干部战士直插越军心脏,一举攻下高地,并先后打退了越军连排规模的七次反扑,歼敌88名,摧毁敌工事、火力点36个,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