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马三立活着,其实去世17年了。父亲“活”着,就感觉儿子还不算大。马三立、马志明父子。马志明最近回忆父亲,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父亲总说,得经常问问自己凭借什么吃饭养家。”凭什么?凭本事。说相声就靠嘴皮子,没那么复杂,但也没那么容易。“父亲总说”“经常问问”,说明啥呢?马三立刻在骨子里的忧患是,不能忘本,忘了本,就没有吃饭本钱了。
作者:马六甲(马三立长孙,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曲艺干部)今年是我的爷爷、相声泰斗马三立诞辰110周年。爷爷原名叫马桂福,这个名字可谓中规中矩,不如其乳名“三立”朗朗上口。在舞台上,他用“弟兄十二我行七,推倒四六二十一”这样幽默的字谜对联来讲解“三立”这个名字。
连兴茶社场内放有三十二条长板凳,另外还有一条高凳,是专门为军政界、稽查、文化和新闻界的贵宾准备的。连兴茶社建成后,集结了众多相声艺人在此演出,包括筹建茶社的几位功臣,如马德禄、周德山、郭瑞林、马寿岩等,另外还陆续来了高少亭、冯子玉、马三立、马四立、尹寿山、郭荣起、刘奎珍、孙少林、班德贵、王世臣、朱相臣、史文翰、阎笑儒、于宝林、耿宝林,以及女相声艺人于佑福、回婉华等。
100年前,天津民风彪悍,混混儿青皮时常欺男霸女,小老百姓历来又惧讼怕官,也因为天津是由兵而商的城市,民众喜爱抱团,所以天津民间有自己的纠纷解决方式,其中的关键人物称排解纠纷者为“大了”。“大了”,第二个字读作liao,三声,往往“下辖”一片地界儿,但他并不是混混儿或者官人儿,德高望重是多年口耳相传的结果。
10年前是纲丝、10年后变“纲黑”,第一批郭德纲粉丝怎么了。毫无疑问,不论是哪一位相声演员,都有自己的巅峰期,侯宝林的巅峰期是在上世纪60年代,马三立是在70到80年代,郭德纲的巅峰期就比较短,大概是2004年到2009年左右,从2010年后开始,郭德纲水平就已经明显下降,很多听过他早年相声的人,都能察觉。
一、侯宝林、郭全宝《醉酒》,虽说是的小段,却让你知道什么叫百听不厌。二、马三立《逗你玩》,马老爷子的代表作,听起来絮絮叨叨,却让你感觉亲切、开心。三、刘宝瑞《珍珠翡翠白玉汤》,刘宝瑞过世几十年了,后世能达到他的水平的单口相声几乎没有。
郭德纲的老铁粉,最近开始以喜剧为业,突然有强烈的感慨:郭德纲或许才是相声在这个时代的头号恶人。郭德纲之前没有相声演员把“传统相声”挂在嘴上,传统相声最大的意义也仅仅是“成品相声”而已,里头包着起承转合,笑点密度,喜剧节奏的分配,是饱经试验的成品。
以前跑江湖的人都有一套行话术语,俗话叫调侃儿,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春典”。江湖买卖分为四大门八小门,四大门是风、马、燕、雀,八小门是蜂麻燕雀金、皮、彩、挂、评、团、调、柳。相声属于八小门里面的“团”,所以跟人盘道的时候都说自己是“团春的”。旧时江湖艺人都称为“老合”,在郭德纲最早的《西征梦》版本中,就是说的行话“老合”,不过观众中大部分听不懂调侃儿,所以后来的版本改成了“老得维持和平”,也就是现在的“老和部队”。
天津马家是相声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相声界甚至有“无人不宗马”的美誉,在马三立先生告别相声舞台的晚会现场,当时相声界的领军人物马季更是送给马三立一幅字,写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马三立直接推到了相声第一人的地位,但是,作为相声界泰斗的马家和同行关系却并不睦,尤其是和相声界名家的郭荣启先生、李伯祥先生素有隔阂,以至于不相往来。
朱绍文门枝六代收徒:李伯祥收徒---刘松茂①、 郑松坡②、 戴松田③、 金松旺④、 高松林⑤、 高松源⑥、 刘松海⑦、 李松满⑧、 王松良⑨、耿松植10、 秘松泉11、 孙松华12、 于松琪13、 吕松颐14、 李松和15、 王松月16、 李松峰17、 孙松宝18、王硕19。
天津卫视相声春晚已经进行到第二届,今年德云社演员一起参加的相声春晚,也已经录制完成。除了郭德纲、于谦等德云社演员,马志明、杨少华、田立禾等人也参加了录制。马志明与郭德纲关系一直很好,这一次俩人还一起合演了一段太平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