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封地位于冀州魏郡的邺城,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虽非天子,但礼仪却如同天子一般。既然已经成为魏王,曹操就需要在几个儿子里选择一位当做世子,此时的曹操已有改朝换代之心,而他的世子就是未来的太子,所以非常的慎重。
一文了解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位阴险、狡诈、多疑的奸雄;但同时他又是一位心胸豁达、礼贤下士,文采飞扬的智者。人言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下面本人就从《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能臣”和“奸雄”来进行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作为我国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和"三国"局面的主要缔造者,曹操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尽管关于曹操到底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讨论一直没能得出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称其为英雄还是奸雄,曹操的能力和才干都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卞夫人很善于管理情绪,曹操都夸奖她:“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俭以养德,提倡节俭曹操主张节俭,反对奢侈,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他的带领下,当时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俭朴节约的好风气。曹操对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许衣锦绣,不许用熏香,房室不洁,只能烧枫胶和蕙草。曹操有逆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