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晚7时许,市妇女儿童医院一名医生下班时路过福辽立交桥附近的小门,发现一个套着塑料袋的纸箱里传来了啼哭声。医生打开纸箱发现一个婴儿,立刻报警并和同安路派出所民警在附近寻找孩子的家长,无果后只得将婴儿送到医院。经过初步检查,这名一个多月大的女婴身体没有什么疾病。
在“杜疮小姐的顽童与弃儿之家”,每一天都开始得一模一样:清晨五点,大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钟声醒来。接着,喇叭里会传来杜疮小姐的大吼:“点名了,小杂种!起床了,天亮了!”随后,大家凑向共用的水盆,用头一天洗衣房剩下的脏水洗脸、洗手。
看到福利院那些孩子对家人、对父母期盼的眼神,相信没有几个做了父母的人受得了。有的随着年龄的长大,学会了生活自理,慢慢地就融入到社会中去,有的则被好心的家庭收养,而有的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这个保育院,有一个叫玲的女孩,今年已经21岁了,可是她还是一直待在福利院。
十三号“步履蹒跚”地跟在蓬嚏先生后头,沿着红隼长廊往前走。“一、二!一、二!快跟上,你们这群没人要的怪物!”蓬嚏先生高高地把板子举过头顶,厉声吼道。那个星期一早上,他们向每天早上都要去的地方——位于“家”另一头的阴暗乏味的食堂走去。
2008年的5月12日,是全国人民都不愿去回忆的那一天。那天,四川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地震,导致很多家庭妻离子散,破碎不堪。那一天,浓浓的阴霾笼罩在灾区的上方。但是国家并没有忘记这些受苦受难的人民,他们立刻派遣救灾人员前往灾区。
这里是非洲的津巴布韦,该地区没有自来水没电,更没有下水道,最初这里并不是这般破败,一切都源自于一场政府声称的“清理运动”,简单地说就是拆除贫民窟行动,2005年约70万津国人的房屋被拆,其中有一半的受害者是儿童,人们无处可去,很快郊区就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窝棚区。
“洗婴”和“假孤儿院”的频频出现,使许多孤儿成为利益中的产品,变得供不应求。柬埔寨政府发起了取缔假孤儿院的行动,从立法执法、政策扶持、宣传倡导等方式保护柬埔寨儿童的各项权益,一步一步帮助更多的柬埔寨儿童“回家”。
用爱织起温暖的“家”记者 段晓芳12月25日,张家口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院,冬日的阳光照得房间暖暖的,特教老师郭芳蹲在一群孩子中间唱着歌,孩子们拍着小手,晃动着小脑袋,一字一句跟唱着……儿童福利院里多是聋哑、残疾、智障孩子,有人说他们是折翼的天使,早早就失去了天空。